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89章 一旦推广,大明再无蒜可买

  突然间,朱允熥眼前豁然开朗,双手紧握墙沿,脑中迅速重温了亲卫之前所述的国子监四才子的来历背景。

  他竟遗漏了一个关键因素。

  在刘远与亲卫的注视下,朱允熥连忙追问:“章彬、邴飞文、罗旭、祝丞这四人之间,有何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学业方面。”

  这群读书人,不是沾亲带故,就是昔日同窗。

  正是这种紧密关系,让他们一旦踏入官场,便不自觉地团结起来。

  在利益的驱动下,逐渐演化成一个目标一致的政治团体。

  当他们的利益与其他官员产生冲突时,党争便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这,也是后来大明几十年间朝廷纷争不断的根源。

  那亲卫低头思索片刻,猛然两眼一亮,低声回道:“三爷,他们四位的启蒙老师,是太子妃吕氏的父亲吕本。”

  听完这话,朱允熥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弛下来。

  “这么说,他们是想借这四人之手,挑起是非?”

  朱允熥喃喃自语。

  ……

  中极殿内。

  “应院使,按你所言,此物在地方推行,恐怕会平添许多不必要的风波吧。”

  朱元璋坐姿随意,全无帝王威仪,身体斜倚着旁边的桌案,一手肘支在桌上,手托腮帮。

  另一手则不时举起,翻阅着太医院院使应景辉刚整理好的记录。

  一旁的朱标也拿到了一份抄录,埋首案前,一页页仔细研读。

  太医院的院使应景辉,原本满心激动的提出要将大蒜素推广至全国的想法,但遭到拒绝后,瞬间神情黯然。

  可他这一生都献给了医学,面对着好不容易研究整理出,并且亲证实效显著的大蒜素,怎能忍心让它默默无闻,束之高阁?

  应景辉毅然再次进言:“皇上,这大蒜素不仅能有效防止士兵们的伤口腐烂化脓,大大降低我们大明边疆战士的伤亡。”

  “对于防治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病症,更有令人惊喜的神奇效果。”

  “更不用说,它的制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一旦普及到全国各地,我们大明子民将会减少多少病痛的折磨啊。”

  “在这样的仁术面前,皇上您为何反而要将它闲置不顾呢?”

  应景辉一时间情急之下,话一出口便觉心头猛地一沉,悄然抬起眼帘,悄悄观察着皇帝的面色。

  见朱元璋神色未变,他连忙抓住机会,跪倒在地,恳求宽恕:“老臣失言,冲撞了皇上圣驾,还望皇上降罪。”

  此时,朱元璋正把玩着手中的太医院整理的文献,见应景辉跪下请罪,不由得朗声一笑,潇洒地摆摆手。

  “院使心怀仁德,所虑所言全是为了大明江山和万民,咱怎会责怪于你。”

  一旁的内侍总管刘建安见状,急忙上前,扶起了颤颤巍巍的应景辉。

  好不容易站稳的应景辉,满面困惑地低声道:“但,皇上既然知道此物对我大明有益(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