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824章老朱一锤定音,朝廷需要这样的栋梁

  缪良哲的身影,在敞开的奉天门前被微风轻轻吹动着。

  他已经讲完了,但其铿锵有力的话语,依旧回响在这座大门之前。

  朱元璋神色严肃地,静静回味刚才的话。

  尽管整段演说未提及具体朝中人物或事件,但表达了对平民生活的关切,以及强调农业生产之艰苦。

  只有朱元璋自己心知肚明。

  这是当前朝廷首屈一指的文官,向他表明,必须坚持新政道路。

  不坚持的话,眼下尚且连新政策都无法顺利推行。

  未来想要取得成果,更是难上加难。

  “皇上。”

  夏原吉立即敛容高声呼喊道。

  随即,夏原吉提袍双膝跪地行大礼。

  “臣恳请皇上严格查处非法行为。大明不能纵容此类违法事件滋生蔓延,亦不应允许任何不公平现象存在。赋税乃是维持大明安全的根本所在,百姓忠实可靠按时缴纳税款。”

  “反观一些豪强世家,却利用隐蔽手段逃避应缴责任,这不仅损害国库利益还会使其家族独揽丰厚私产。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容忍。”

  “今天他们隐藏一分财富,明天就能隐藏两分。长此以往,大明王朝就算是千里长堤,也将面临崩溃危机,只因内部出现腐蚀根基的蛀虫。”

  新政对哪个衙门影响最大呢?

  可以说整个朝堂中,最受益莫过于管理大明财政的户部了。

  位于京师外的大仓库,每日更加充盈起来。

  需要扩建的通知,不断递交给工部。

  因此阻碍新政进程,就是断绝了户部前进发展之路,剥夺所有户部官员向上提升的机会。

  夏原吉眼神深邃地望向郁新。

  这人实在愚蠢至极。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精明过了头的人。

  伴随着夏原吉的提议。

  奉天门前再次响起了附和之声。

  “臣解缙,同意。”

  “臣翟善,赞成此议。”

  “臣祝瑞,赞成。”

  “臣郑明旭,赞成此议。”

  “……”

  仿佛是早有默契一般,众多文官在这个关键时刻,齐齐表明立场。

  但是,当南侧内五龙桥处的声音逐渐消散后。

  徐辉祖猛地挥动双臂。

  “臣徐辉祖,赞同。”

  话语落下,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此。

  紧接着徐辉祖表态,由他统率之下,五军都督府的汤醴将军、上直亲军卫统领常森及诸多有功之将,乃至驻京军事将领们,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

  “臣等赞同。”

  “臣等赞同。”

  “臣等赞同。”

  这阵阵铿锵有力的宣言,回荡于皇宫之上。

  对于先前仅针对某次水道事故,发表看法的一些官员来说,这一场景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是第一次,大明中的武将们,展现出如此一致而又强大的声势。

  而在武将们集体响应之际。

  一些原本选择旁观未表立场的文职官员们,也不得不(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