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791章心学子弟的聚会

  他两眼发光,看着正俯身认真勾画地形的朱允炆。

  真乃意外之喜。

  朱元璋真的年纪大了,竟将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孙也给废掉了。

  大明也该改朝换代了。

  刘天禄怀着激动心情注视着,不一会儿,整个山西道的大致轮廓,就跃然于甲板上。

  通过炭灰所绘制的线条,展现了由两山与河流构成的山西道路线。

  山脉水流,城池官道,甚至卫所等要塞都被清晰地标记出来。

  “这就是山西道。”

  朱允炆语气平和地解释道,心中默默地向朱允熥致谢。

  如果没有那次请求外出学习军事的机会,也就不会如此深入研究大明舆图,以试图超越对方。

  虽然那时没能真正战胜朱允熥。

  不过,这些原以为无用的知识,在此刻却派上了用场。

  强抑内心震撼,刘天禄缓缓蹲下,仔细观察朱允炆描绘出来的地貌。

  看到此情景,朱允炆停下动作,手指着图中的几个关键点介绍道。

  “刘先生,这儿便是平阳府所在,往北可达太原,南渡黄河可进豫州,或是直接进入关中。如果选择去豫州,便需留意可能遇到来自陕州方向官军袭击。”

  “选择经由蒲州城过黄河,进入陕西地区后占领朝邑、同州,就能够建立初步基地。倘若官军设防严密,阻止我军向南推进,我们亦可沿河绕道平阳北部。”

  “依次通过荣河、河津、吉州等地前往西部河套地带。”

  “朱公子实属奇才,本教如获至宝。”

  听完分析后,刘天禄转身看向朱允炆由衷赞叹。

  朱允炆起身回礼说。

  “愿尽吾学,助刘先生成大事。”

  刘天禄微微颔首,望向地面地图。

  “要是我起义,阁下必将是第一谋士。正如当年刘备麾下的诸葛孔明。”

  朱允炆淡淡一笑,他似乎已经完全获得了眼前叛贼的信任。

  “感谢刘先生抬爱。”

  听罢此言,刘天禄爽朗笑了起来。

  “军师,我想再问一事,咱们进入山西道后,应该先干什么?”

  金秋时节,应天城里树叶转黄,天钟山之上长青树种与枫叶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

  不管季节如何转换,这里始终属于大明中心。

  随着冬天临近,新年的脚步逐渐逼近,云平码头也变得愈加繁忙。

  这让应天府坚定了在洪武29年,完成上元门码头建设的决心。

  希望能解决京师交通拥堵的问题,从而改善京师居民的出行难题。

  因此,应天府特意向朝廷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获得批准,在云平和即将竣工的上元门两个重要码头,增设一套独立管理仓库的系统。

  这份呈给京畿府的奏报,很快便递达到了内阁手中。

  这份特殊待遇,也就只有应天府与凤阳府两地。

  内阁对此做出了回复,表示留作日后商议,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驳回请(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