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783章那些人已经把手伸进不该伸的地方

  解缙停顿片刻,略显迟疑。

  一个非常荒谬的猜测,突然浮现脑海。

  难道皇上早就知道内情,今天急奏的真相他已经知道了?

  解缙咽了下口水后,接着说道。

  “结合早期历史经验,跟此次封闭中都搜查叛徒行动来看。我等认为极有可能为白莲会跟山西晋商联手所为。”

  哼。

  朱元璋嘲讽一笑。

  “建国之初百业待兴,每一步走来都充满坎坷。咱将蒙古人驱逐到长城以外,但和平并未降临。全国各地仍有残余反叛势力潜伏,当时朝廷财政收支严重失衡。”

  “仓库每收入一斗粮食,就要支出三倍的钱粮物资,支持各地需求。每时每刻都需要严密监控各种动向以稳定边疆。”

  “洪武3年时,因军事需要,被迫给山西富商开放食盐贸易特权。自此以后他们积累了,足以威胁国家稳定的巨大财富。”

  开中制的实施,实在难以一概而论其好坏。

  解缙也无法在此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

  但正如朱元璋所言,开中制所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建国初期那样艰难的环境中,朝廷与山西晋商,共同制定了一项基于开中制的边疆军需输送协议。

  这项协议为保障朝廷边境几十万大军,能够坚守长城内外,成功阻止了当时还颇为强大的元朝残余势力南下。

  弊端亦十分突出。

  随着洪武3年开中制的启动,整个河东盐场逐渐落入了晋商之手。

  经过这些年财富累积,他们甚至开始将势力扩展至江淮一带的盐场。

  显然,如今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国情。

  解缙心中萌生了取消开中制的想法。

  与此同时,朱元璋再次开口。

  “随着时间的增长,咱见识的事物更多了些。这世上那些投机取巧之事,实在多不胜数。他们曾协助过咱,但也借此机会损害了国家利益。”

  “他们渐渐富裕,开始将手伸向了一些不应触及之处。这么多年来,为保证边疆战士们有足够的食物跟武器对抗敌人,咱一直忍让。这群人胆子却越来越大,不断试探皇权底线。”

  朱元璋终于宣泄出了心中久积之怨。

  解缙俯首行礼道。

  “皇上请息怒,政策制定应当与时俱进。立国之初,朝廷处境维艰,的确离不开这批力量的帮助。对于这样的贡献,我们也始终铭记于心。”

  “人性本就容易受到诱惑影响,若控制不当,便会滋生腐败。眼下大明国库充实,每年新增收入富足。因此,朝廷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从驿站调整、土地税收制度、官僚体系整顿到商业税赋改革,科举制度改良等,直至重新启用秦律。仅仅几年工夫,大明已经开拓了广袤疆域,这样盛景在历朝罕见。”

  “正因如此,眼下正是审视现状、更新政策的最佳时机。即使地方可能出现短期动(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