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649章书报局的讨论

  “皇上,是个愣头青,已被小的打发走了。”

  回到寝宫的刘建安,弯腰站在偏殿里,低头禀告。

  他面前正是朱元璋。

  朱标与朱允熥分坐两边,他们爷孙三人中央,铺展着一幅大明地图。

  最新绘制的大明十四道地全图。

  尤其在最南端,新征服的交趾与占城以西,还有一片相当于半个中原的广阔土地,被虚线圈入其内。

  朱允熥瞥了一眼重返的刘建安,最终静静地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轻应一声,骤然笑道:“这刘远确是有几分胆色。”

  朱允熥一时没反应过来,皇爷爷这话话里有话啊。

  刘远是谁?

  朝廷上下谁人不晓,他原本是自己的贴身护卫,后来被安排进了锦衣卫,没几年就爬上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的高位。

  朱标插话道:“蒋瓛的指挥使之位的倒是稳如泰山。”

  朱元璋轻哼哼,侧过脸看向朱标:“太子觉得今日之事该如何收场?”

  朱标恭敬回道:“全凭父皇圣断。”

  朱元璋目光转向朱允熥,手指轻点朱标:“学着点你父亲,整个大明,就数他心眼儿最多。”

  朱允熥乐呵呵的附和着,堆满笑容颔首称是。

  朱元璋话锋一转:“咱家大门口都让他们闹腾两天了,眼下才赶他们,已然是给足他们脸面了。”

  这时,朱允熥才开口道:“孙儿认为,朝政恐怕还会停滞一段时间。今天刘远驱散百官之举,又给了他们一个发难的缘由,下次上朝,必定还有一番风波。”

  朱标闻言皱眉,看向朱允熥:“既已有所打算,便不可犹豫不决,需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中枢如果摇摆不定,何以让天下人诚服?”

  朱元璋适时接话:“瞧见没有,我说得好好向你父亲学学吧。”

  朱允熥撇撇嘴说:“眼下关键不在应天城里头,得看各地的动静。我不想老百姓再遭罪了。国家安定20多年,也该让天下百姓安心过日子了。”

  “北方读书人少,蓝玉跟沐英两位大将又领兵在外,只要直隶、湖广别出乱子,文人士子那边就翻不起风浪。”

  朱元璋声音洪亮,像是给人一剂安心针。

  朱标也在旁便连连颔首。

  朱允熥垂首看着最新的大明地图:“大将军在南方已经驻扎数年,新收复的地方要汉化还得慢慢来,看看能否找个机会迁些中原百姓过去?”

  朱允熥突然提出这建议,背后的意图显而易见。

  朱标往后一靠,倚在椅子上:“以前交趾那边尝试过迁徙中原人。占城那边挨着新征服的地域近。”

  “不如先从占城开始迁入百姓,等大将军把局势稳定了,再通过占城逐步西迁,这样既能省国库的开支,又能迅速挪建新居,不让百姓路上吃苦。”

  朱元璋颔首:“等这次风波平定后,就着手办这事。”

  朱允熥接着道:“曹国公在倭(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