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474章今日,六部主官不管事

  官员们交换了眼神,勉强按捺住内心不安,小心翼翼起身,低头躬身,悄然退出大殿。

  当殿门缓缓开启,风雪猛然涌入。

  朱允熥已倚靠着圈椅,双眼微阖,但喉咙间隐约传来低语。

  “皇爷爷有训,朱家起源自百姓。”

  “京卫可调,亲兵亦非不可。”

  “各位。”

  “慢行……”

  正欲退出殿门的官员们,闻声顿觉双腿如灌铅,身躯僵直。

  皇太孙所言不虚。

  他给予众人颜面十足的选择,若弃之不顾,后果自明,无人不晓。

  无非成为皇太孙口述历史中冰冷数字的一员,无人问津,逝则逝矣。

  群臣失措地迈出文渊阁。

  殿内最后的六部尚书与三法司长官转身之际,身后响起殿门缓缓合拢的沉闷响声。

  翟善双手笼于袖内,立于廊下,仰望灰蒙天空中纷飞不止的雪花。

  “各位,殿下今日此言何意?”

  张襄见各尚书驻足廊中,不禁蹙眉低问,眼神不时谨慎地掠过紧锁的殿门。

  郁新叹道:“今冬事繁,诸君还需勤政为民。”

  茹瑺斜睨郁新,鼻中轻哼:“家有老妻炖肉待归,诸君,老夫先行一步了。”

  言毕,茹瑺衣袖一甩,低头没入风雪。

  张襄瞠目,望着茹瑺渐隐的背影:“他不顾政务了?”

  任亨泰目光斜掠张襄,继而转向翟善:“翟尚书,小臣也请个假,家中有急事,需即刻返回。”

  翟善身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调动。

  任亨泰虽无需请示,翟善仍回道:“任尚书慢行,雪大路滑,小心为上。”

  任亨泰颌首,随后消失在漫天风雪中。

  张襄伸手,却见翟善默然离去。

  最后,殿前仅剩郁新,张襄终按捺不住:“殿内之事我懂,但他们这是何意?”

  郁新望向张襄,笑意盎然,拱手一礼,“张尚书,小老儿也该回去了,家中子侄顽劣,趁着大雪,正好严加管教。”

  言罢,不顾张襄满脸疑惑,几步跨入风雪之中。

  最终,文渊阁外仅余张襄一人。

  四顾无人,他跺脚苦笑,喃喃自语,也走入大雪之中。

  ……

  “殿下,他们已散。”

  “六部尚书都回家了,无一赴部。”

  “郁尚书最后,说要回去教训子弟,张尚书最迟离开。”

  文渊阁中,总管太监温旗恭顺立于闭目养神的朱允熥前,细述殿外情形。

  一旁,解缙眉头紧锁。

  皇太孙明明在内,众臣岂会忘却,却在殿外如此言语。

  而今,太孙似无意责罚这些怠工的官员。

  难以理解啊。

  解缙暗叹,忽感还是修路,追求圣贤之道更为直接。

  温旗保持着低头哈腰的姿态,悄悄抬眼瞄了一眼朱允熥。

  “你得记住,在大明朝官场上,没有真正傻瓜,那些官员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以及何时何地说最合适。”

  朱允熥缓缓张开了眸子,瞥见温旗还(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