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157章 淮西武将集体请罪

  朱允熥嘴角一扬:“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爷爷您把所有的事情都办了,那我们这些子孙还怎么施展拳脚呢,难不成要我们一辈子无所作为……”

  这话让朱元璋又气又好笑,他盯着朱允熥说:“就你会贫嘴,怎么?咱帮你把事情都解决了,让你少操点心,你还不高兴了?”

  朱允熥嘿嘿笑着。

  后面的朱标也快步跟了上来,他微笑提议:“父皇,二弟说明天大概就能回宫了。要不要今天就吩咐内宫开始准备接风?”

  朱元璋眼睛一瞪:“接什么风?他等着家法伺候吧。”

  老二啊,祝你平安。

  二叔,你可要挺住啊。

  朱允熥跟朱标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为还在归途中的秦王祈祷了一会儿。

  不过,这也总算让朱元璋从忧郁的情绪中稍微解脱了一些。

  ……

  第二天清晨,朱允熥穿上了朱元璋为他精心准备的太孙朝服。

  今日早朝,他一如既往地以监国皇太孙的身份,立于大殿外,聆听满朝文武百官启奏国家大事。

  而朱元璋依然躲在殿内,与太子聊着似乎永远也说不尽的家常琐事。

  朱允熥安然自若地坐着,解缙和夏元吉站在身旁,不同的是今天多了个铁铉。

  众臣齐声高呼皇太孙千岁。

  接着,朱允熥淡淡扫过众人。

  他察觉到,今天的百官似乎有所不同。

  仅仅一眼,他的视线就落在了文官队列之首的吏部尚书詹徽身上。

  詹徽显得有些迟疑,显然欲言难止。

  就在此时,武将队列中,数人并肩而出。

  领头的是曹震,接着是几位明朝开国武将。

  这群人一出列,便“扑通”一声齐齐跪倒在地。

  面对这一番操作,朱允熥满脸疑色,但当看见最前方站的是他的二舅常升时,他立刻明白了什么。

  接着,朱允熥半倚在椅子上,“有何事?”

  他语气轻松,一片淡然。

  自打在右军都督府得知信国公的幼子汤醴即将回京,重新进入五军都督府,并且将与常森共同执掌禁军亲卫。

  皇太孙也甚至有意扩充亲军编制,曹震几人便忧心忡忡。

  直到开国公详细解释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皇太孙这是要逐步分化朝廷中的武将功勋力量,避免任何一方势力独大。

  权力的转移和分割,常常伴随着激烈的争斗,甚至会流血牺牲。

  因此,在开国公的警示下,他们这些天都忙得团团转,不仅在检查自己是否行差踏错,还火急火燎地派人赶回中都老家摸摸底。

  没想到,这一查,还真有不少事儿。

  近年来,由于朱元璋之前的连坐政策,淮西地区出身的开国功臣已被处理了不少。

  侥幸留存的他们,多少都有些夹着尾巴做人。

  可万万没想到,家中的那些人这些年却依然飞扬跋扈。

  眼下面对信国公家族要分权这事儿,他们能不急吗?

  生(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