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号午夜,星河灿烂繁星闪烁,浩海无垠,中国极地科考船“东方红十号”巨大的钢铁船身在夜色蓝海之中显得更加奇伟宏壮,海浪一次次拍打着鲜红色的船体,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韵律声,…夜班值班长是科考队长潜龙的得力助手和学生李旭扬,他双目炯炯有神,船灯明亮灿灿,映照着幽蓝的海洋,一条宽亮的光带伸向渺渺茫茫无际无垠的远方…。
夜幕之上的印度洋广渺幽深,中国极地科考船”东方红十号”犹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城堡,坚定地劈开深蓝的海面。海浪一次次拍打着鲜红色的船体,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韵律声,如同大海与钢铁的对话,又似古老海洋对现代科技的问候。
李旭扬双目炯炯有神,挺直的脊背在船灯明亮的驾驶台映衬下,勾勒出一道坚毅的剪影。年轻的李旭扬手中紧握着望远镜,目光在漆黑的海面上来回扫视,他时而低头记录数据,时而抬头观察天空星象。他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责任,那是一种经历过极地考验的科考人特有的沉稳与从容。
”东方红十号”的甲板上,偶尔能看到几个值班人员的身影,他们裹着厚重的防风外套,在星光下巡视着船体各处。远处的海平线上,月光在海面上铺就了一条银色的道路,仿佛通向未知的彼岸。偶尔有一些成群结队的飞鱼会不停地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短暂的弧线后又重新落入大海中,激起了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印度洋的夜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甲板,夹杂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海洋气息。李旭扬不时拿起对讲机与船舱内的其他值班人员沟通,声音沉稳而清晰。在他的指挥下,”东方红十号”稳稳地保持着航向,穿越这片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水域。
船舱内,部分科考队员仍在整理从南极采集的珍贵样本和数据。这次返航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回归,更是一次知识与经验的丰收之旅。而此刻,在这印度洋的午夜星空下,”东方红十号”正载着中国极地科考人的梦想与收获,坚定地驶向祖国的方向。
三副李慕雪在驾驶台操作着各种仪器,突然,所有的电子屏幕闪烁几下后全部黑屏。导航仪失效,航船失去了方向指引。苏睿迅速拿出磁偏角计算表,试图通过原始的方法确定方位。
可是,她计算出的数据与卫星残存信号存在12度的偏差。
此时,科考队还遭遇了双重危机。冰山监视雷达显示,一座巨型冰山正在缓慢移位,而船舱内的饮水库水管也在这时崩裂,淡水危机迫在眉睫。船员们不得不开始限时抢修,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紧迫。
地质学家韩东明在实验室里仔细分析着数据,他发现海底火山链异常活跃。经过深入研究,他判断这是地磁层出现了裂隙,导致(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