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第404章 英资拉拢!沉住气!

  有的时候,超出时代的一个名词,一个理念,都足以给旧时代的精英的思想,带来犹如原子弹爆炸一般的震撼。

  林火旺没有去理会高乔浩内心翻腾如沸的惊涛骇浪。

  他绕回宽大的办公桌后,沉稳地坐下。

  从早上开始,他的椅子几乎没有冷却过。

  除了编辑部内此起彼伏的报告声——销量、各地反馈、竞争对手的反应……

  真正如急流般持续不断的,是办公桌上那部黑色电话机的铃声。

  它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奔马,嘶鸣着,拖曳着源源不断的战报与试探。

  最先响起的电话来自永发制衣厂的王老板。

  高乔浩亲自接听,听筒里传出的急切,隔着门缝都清晰可闻:

  “高乔生!

  终于接通了!恭喜!《亚洲日报》今日大火啊!

  我们想登广告!广告位!最好的版位!

  价钱好说,按你们定的来,只要排期够快……”

  高乔浩熟练地应对着,语气里带着新报大捷后的笃定,却也恪守着分寸。

  林火旺的目光扫过桌面上摊开的创刊号样报,对这类本地实业的热切反应了然于心。

  在现在这个七八十年代,报纸依旧是广大港岛市民们最常的信息阅读渠道。

  比起昂贵的电视机,以及广播来说,报纸的便利与时效性,以及本身有实体的载体,都使得这些实业公司,在上面刊登广告趋之若鹜。

  他们不怕你的广告费贵,就怕你的销量不够,影响力不足。

  只要你的报纸够劲够销量,哪怕天价的广告,他们也能赚回本来。

  毕竟,对于这些实业公司来说,一次宣传,不仅是可以马上卖出天量的产品,更可以将公司和产品的名声,彻底在港岛打出去,即便后面不刊登广告,但在港岛市民们心中的品牌形象已经铸成,形成了长尾效应。

  而付出的只是那点广告版面费,那是相当的划算呢!

  并且,如果你不舍得花钱打广告的话,你的竞争对手花了钱,那你可就惨咯!

  港岛的市民自然会选择知名度更大,在报纸上有打广告的产品购买。

  ……

  紧接着,“兴隆记珠宝”的李经理声音透着精明:“小林生真是如同传闻中一样,可以点石成金啊!

  这份报纸了不得!

  我们珠宝行要在贵报长期投放,头版下方那个位置,我看就很好!

  价格您看着办,贵有贵的道理!”

  价格溢价百分之五十、八十,甚至一倍,在这类电话里变得稀松平常。

  然而,当电话再次响起,林火旺按下了办公桌上的免提键时,办公室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一个带着清晰英伦腔调,但努力咬准粤语发音的男声传来,沉稳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亲和:“请问,是小林天望先生的办公室吗?”

  “我是。”

  “小林生,下午好。

  我是渣打银行港岛分行总经理,罗伯特·哈(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