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221章 两封密信

  “陛下,查到了!”

  骆养性神色仓促,额头上渗出汗渍。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奏疏,问道:“何事惊慌?”

  “启奏陛下,那批佛朗机炮的下落,臣已经查到了!”

  朱由检这才重视起来:“讲!”

  “这是刚刚从泉州送回来的密报,请陛下过目。”

  骆养性从身上拿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朱由检接过后,缓缓打开。

  汤若望调任工部后,便着手从洋人手里购买佛朗机炮,用以仿制改进。

  可是,各种细节都已经谈妥,订金也交过了,准备提货的时候,洋人却反悔了,给出的理由是火炮交易违反公平公正的原则。

  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朱由检却很清楚,这些洋人来自尼德兰东印度公司,说白了就是一群海盗,他们有什么原则?

  事出反常必有妖,锦衣卫很快派密探前往。

  根据密探查到的线索,洋人突然反悔,其实理由很简单。

  有人出两倍价钱,把生意给截胡了!

  汤若望和人谈的是二十门炮,八千发炮弹,总计白银三十万两,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两倍价格就是六十万两,顺着线索追查下去,购买方竟然是郑芝龙!

  朱由检不禁皱起眉头,问道:“郑芝龙花重金买这些火炮,究竟想做什么?”

  郑芝龙在历史上本来没什么名气,只是后来占了他儿子郑成功的光。

  清军入关后,南明政权给了郑芝龙正式的职位,在此之前,他的身份只是个海盗。

  由于大明朝后期内忧外患,根本顾不上东南沿海,再加上东印度公司的扩张,郑芝龙开始发展自己的走私团体,与之对抗。

  其实力覆盖南洋各国,麾下更有混杂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高达二十万人的兵力,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只的庞大舰队。

  崇祯元年,工科给事中颜继祖奏折写道,海盗郑芝龙,生长于泉,聚徒数万,民不畏官而畏盗。

  大明朝廷还在疲于应付农民军和后金,便下旨将其诏安,官拜都督同知,主要职责就是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洋人进攻,率军讨伐其他海盗力量,包括李魁奇、钟斌,至崇祯十七年,已经晋升为总兵官。

  郑芝龙虽然成为大明官员,却继续我行我素,剿匪只是为了肃清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海盗,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

  如此庞大的舰队,肯定有火炮,可是,佛朗机炮属于稀罕玩意,大明买过来主要为了研究和改进,这才不计成本,若论实战效果,比起寻常火炮的区别其实并不大,郑芝龙买这玩意就很奇怪,莫非他也想搞个科学院出来?

  朱由检思索许久,说道:“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朕要知道郑芝龙抢这批火炮的真实目的。”

  “陛下,臣这里还有一封密奏!(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