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586章:流放

  七日后,公审移至杭州。

  西湖边的审判台前挤满了人,连雷峰塔上都爬满了看热闹的孩童。

  “杭州工业区代表赵德全。”

  监察部官吏念道。

  “克扣织工口粮,致七人重病不治,私卖官绸获利......”

  赵德全肥硕的身躯像座肉山,需要四个衙役才能按住。

  他哭号着。

  “他们是病死的,大人,他们是病死的啊!”

  一个独臂织工突然冲上台,扯开赵德全的衣领。

  “去年腊月,我弟弟病了,去工厂区借贷,咱们工厂区明明发布了借贷条例,你为何不允,为何不允啊!”

  织工哭喊着。

  一名老织工冷笑着怒吼。

  “还不是这个狗东西把批来借贷的钱都自己用了!”

  人群顿时沸腾,烂菜叶雨点般砸来。

  青石子注意到陪审席上几个红袍官吏面色惨白。

  他特意提高声音。

  “流放哈密卫,每日劳作六个时辰。”

  这是要借西域风沙慢慢磨他。

  与此同时,新的案子出现。

  余姚县丞周子安的案子。

  这个昔日寒门出身的官员,曾因清廉被派出成为知县,却在丈量田亩时收受乡绅贿赂。

  “下官......下官老母病重......”

  周子安磕头如捣蒜。

  青石子翻看案卷,突然拍案。

  “你母亲去年就过世了!”

  他指着账簿,声音凌冽。

  “但你上月还在领孝亲补贴!”

  最终三百七十二名犯人中,处斩四十九人,其余分五批流放。

  “总长,何必对这些畜生仁慈?”

  年轻的红袍军将士有些愤恨的咬着牙,不解地问。

  青石子望着蜿蜒的队伍。

  “里长说过,他们是去开疆的,不是去送死的。”

  “这些人,还有用。”

  他想起十年前饿死在路边的流民,喉头动了动。

  “到了边疆,一个壮劳力能开三亩荒地。”

  “走吧,我们去看看那些该被流放的。”

  杭州城外,红袍军大营。

  青石子站在军帐前,手中握着一份流放名单,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官吏、地主、豪绅。

  这些人衣衫不整,有的面如死灰,有的咬牙切齿,但无一例外,都被绳索捆缚,由红袍军押送。

  “听好了。”

  青石子的声音不高,但字字如铁。

  “你们犯了罪,按律当死,但里长有令,给你们一条活路,去边疆开荒。”

  人群中有人苦笑。

  “呵,不过是换个地方死罢了。”

  青石子没有动怒,只是淡淡开口。

  “你们若死在路上,对红袍军毫无损失。但若活着抵达边疆,开垦一亩荒地,建一座驿站,挖一条水渠,那便是赎罪。”

  他转身对负责押送的红袍军将士开口。

  “每日行进不得超过三十里,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每队配备两名医师,伤病者立即医治。”

  “饮食由沿途驿站供应,不得克扣口粮。”

  “严禁私刑虐待(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