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29章:崇祯三年布局此道

  听到一万石粮食,八万两银子的要价,杨宗信心疼无比,但为了不被京师责备,同时打开官道,趁机拿下魏昶君资财,他只能忍住,允同!

  从青州府库房取出银子和粮食,交付流寇。

  看着拿上物资远去的青鬼部,返回青州府衙的杨宗信怒骂开口。

  “流寇猖獗,贱民得志!”

  知州严承平,黄淮恺等人亦在酒宴,如今严承平却举杯笑着。

  “退却流寇,大功一件,如今京师那边,吾等总算有个交代。”

  话音微顿,严承平似笑非笑,看向莒州所在。

  “至少能确定那黄口小儿已死,所花费银钱,在莒州之地多寻些百姓农户,加些税收也便回来了。”

  黄淮恺,杨宗信二人闻言,大笑举杯,眼底贪婪狠辣交织。

  “几位大人,满饮此杯!”

  京师,皇极殿。

  如今空无一人的大殿内,崇祯矗立,手中折子僵住。

  “魏昶君率军剿贼,八百将士全军覆没,不知所踪?”

  是的,直到如今,这位所谓天下之主,方才刚刚得到消息,而且寻得消息很少。

  彼时崇祯微微叹息摇头,无奈之色升起。

  昔日鞑子南下,围困京师,四面八方皆是屈辱之声,无人能挡鞑子肆虐半分。

  唯蒙阴魏氏,斩鞑二十,以下品县抵御外侮。

  他得知消息,难得期待,以为大明再出将才。

  想不到如今只是剿灭区区流贼,此人便失踪了。

  “难道也是无才之将?”

  崇祯大伴王承恩低眉不语,前来传信太监袁德潜却不由心底苦笑,注视这位陛下。

  直到此刻,他仍不知道魏昶君究竟被多少人算计。

  东林党,内监,皇室宗亲等都已派人赶去,皇帝才刚刚得到消息。

  而这些最先得到消息者,为利益并不上报,皇帝竟也懵然不知。

  偌大的大明,如今只怕早已不是朱家的了。

  皇帝手中,又残留几分力量呢?

  风声猎猎,袁德潜低眉垂首除了殿门,摇头慨然,声音极低。

  “陛下欣赏之人,没了。”

  无论是鞑子流民,皆肆虐北地,故而老旧马车前行,也算安全,如今距离莒州城不过三十里。

  如今六七月光景,终于不再寒冷,日头也大了,晒的人汗流浃背。

  阎应元带着老母亲坐在一处茶摊上,擦了汗,要了热茶。

  而同坐其中的,还有半途相遇,早早出发的黄公辅。

  听闻对方俱是投奔莒州同知而来,两人交谈数日,已是忘年之交。

  “唉,莒州好不容易出个好官,想不到竟落得如此下场。”

  “是啊,若非京师党派因来县铁矿迁怒,青州府官吏不敢派兵随行驰援,魏大人也不至如此,尸骨无存。”

  茶摊后方,两名行脚商模样夜不收叹息摇头,低声开口,话音偏偏能被阎应元一桌听到。

  黄公辅闻言眯起眼睛,身旁次子黄启明却变了脸色。

  “父亲,(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