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370章 曹孟德谋算刘季玉,周不疑得见费文伟。

  曹操当然知道,刘璋若死于汉中,哪怕假借诸葛亮之名。

  最容易受到怀疑的当然还是自己。

  但他觉得无所谓。

  他就是要给益州那些并不是十分忠诚于刘璋的文臣武将一个台阶。

  汝主非我所杀。

  汝尽可入我麾下。

  至于十分忠诚于刘璋者。

  对我心生愤恨。

  也无所谓。

  那样的人,杀了也就杀了。

  非是曹操不喜忠诚之士了。

  而是能忠诚于刘璋这种主子的人,也不是什么高智之士。

  给你个体面,也未尝不可。

  比如这个王累。

  但亦混淆视听,嫁祸于刘备、诸葛亮,让流言便传于益州之地。

  对曹操来说,纵然自己也被怀疑,也是利大于弊的事。

  当然,为保险起见,不是非得经过汉中。

  那只是一种说辞。

  我可于武都或者阴平截杀刘璋,却言死于汉中。

  谁又能说出什么?

  ……

  而诸葛亮对此并无准备么?

  亦非如此。

  此时的成都,正值隆冬。

  可成都便是隆冬,亦有叶绿鸟鸣。

  十九岁的周不疑坐在茶摊,看城内青石板路上行人穿夹袄棉裙,街角羊肉汤锅冒热气,说书人讲着刘璋爱民段子,布庄新到的蜀锦引得小娘子驻足,满眼所见,一片岁月静好。

  他知道这与城外大不同。

  成都外郊数百里,战乱不断,东州兵抢粮掠财,百姓被逼拿地契换棉絮、用发簪抵药钱,甚至被征去修战壕,寒冬赤足在冰水里劳作。

  逃来的饥民想进城寻求庇护,城门校尉竟收百钱入城费,没钱的就被拒之门外。

  没人为他们伸冤,没人为他们请命。

  当权者目光所及,唯有城内歌舞升平,不见城外饿殍盈野。

  雨密了,店中吆喝声起,飘出新煮的茶香。

  周不疑想起城外破庙,婴孩啼哭、老人咳嗽,草席挡不住雨雪交加的粒子,同是益州子民,一墙之隔便是两个世界。

  正此时,巨大的城门吱呀呀的打开了。

  是要放城外难民而入么?

  不是!

  军卒奔赴出去,驱赶难民。

  而后大队缓出。

  乃是刘璋欲率使臣队伍往绵竹而去。

  说是去和曹操相会盟。

  他说是只要投降曹丞相,曹丞相绝不会为难成都的百姓。

  他为此,甘愿涉险。

  周不疑却明白。

  刘璋终究选择了死路。

  先生聪慧绝顶,算无遗策。

  不会给局中棋子必死之局,而是允其一个选择的机会。

  生或死。

  一念之间。

  若择刘皇叔为主,某当举全州之地相献。

  待主公成就大业之日,刘璋虽失益州,必与刘琦公子同列公卿王侯之位。

  然若选曹操。

  其必难有命在也!

  事既若此,唯从先生之策而行,以图后举。

  想到此,他在桌上按下茶钱,起身乘车,往成都府而去。

  他算好时间,并未直入刘循府邸。

  而是寻一人。

  乃成都费祎府邸,求见费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