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253章 大明未来的路

  这样的韵律和表达方式,是朱元璋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但是,表达的情感却是共通的。

  其实,古代的韵律和表达并不比今天差,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所以,在这一刻,无论是皇帝,是臣子,还是平民,都产生共鸣。

  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民族精神。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华民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千年,苦难压不倒的筋骨里,永远藏着凤凰涅槃的基因。

  ……

  在随后几天的时间里,朱辰带着朱元璋又去了不少地方。

  最先去的是松江府。

  因为现在国内公共安全做得很好,乘坐轻轨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核验身份,所以朱辰选择了轻轨。

  第一次坐城际轻轨的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实在是惊叹科技的力量。

  对于松江府,他们在大明的时候也经常去,即便是坐最好的马车,通常都需要几天的时间,一路上舟车劳顿自不用多说。

  可是现在,竟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便从金陵到了松江。

  他们到现在仍旧记得,朱辰给他们讲的科学的概念,所谓科技,就是寻找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知识,然后利用这些规律和知识,改造自然、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和方法。

  现在,他们真切的体会到了。

  科技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同时超出他们想象的,还有松江府。

  现在大明那边,松江府已经被划为了松江特区,发展迅速,远超其他地区,也成为了大明财政的重要来源。

  但是和眼前的松江府对比而言,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站在上海中心一百一十八层的观光厅,俯瞰整个上海滩时,朱元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黄浦江像一条闪闪发光的丝带,将这座超级都市一分为二,近处,摩天大楼耸入云霄,远处,集装箱码头上的龙门吊如同玩具般整齐排列,更远处的大海上,货轮缓缓驶向地平线。

  江山如画。

  朱元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这样的江山,远不是现阶段的大明所能比拟的,但越是壮丽,就越难以掌控,就像朱辰之前跟他说的,只要往前发展,就不可能是世袭制的家族统治。

  可是若不发展,到处都是低矮破败,哪里来的江山如画?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景象,震撼的同时,也是愈发的纠结。

  随后,朱辰原本想带朱元璋他们去看一下北平的。

  北平是后来朱棣迁都过去后,大明的第二个都城,天子守国门,后来的满清也选择那里作为都城,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虽然朱元璋他们很想去,也很想体验一下上天的感觉,但是他们没有身份证,上不了飞机,所以朱辰也只(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