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59章 给你评个特等功都是应该的!

  “老师,我请教您一个问题,和其他军事强国比起来,您觉得,在一线步兵的近距离对抗上,我们有火力优势吗?”

  谭德喜摇头。

  他虽然不是部队的领导,但作为军工厂的总工程师,对陆军部队的装备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所以,我就想着,要是研制一款武器,单兵可以携带,在五百米以内,可以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加上40火箭筒,我军的一线步兵火力配置,就没有短板了。”

  “嗯嗯,很好的想法……”

  谭德喜一边点头,一边开始翻阅刘弘毅交给他的那些资料,越看越是心惊,同时也越兴奋。

  “喔,弹鼓供弹,还分两种模式,轻型模式6发,重型模式15发……哦,还有弹链供弹的模式……”

  “是的,老师,有载具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弹链供弹。”

  刘弘毅解释道。

  比如在车辆,轻型舰艇和武装直升机上,就可以使用弹链供弹,加大火力输出的持续性。

  当然,重量也会因此增加不少。

  但有载具的情况下,榴弹发射器重一点,问题不大。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要分三种供弹模式?”

  谭德喜抬起头来,很认真地看着他,问道。

  “主要就是考虑丛林地带作战,车辆通行不便,而且现阶段,我们也没有武装直升机,所以主要还是保证单兵携带的便利性。”

  “按照我这个设计,使用两脚架的时候,是轻型模式,全重应该在14公斤以下。使用三脚架的时候,全重也应该不会超过22公斤。”

  “弹链供弹模式,是预留设计,前期可以先不考虑。先把弹鼓供弹模式的搞出来再说。”

  “等一下,14公斤,22公斤,真的能做到吗?”

  谭德喜打断了刘弘毅的描述,急急问道,眼睛里闪烁着不敢置信的光芒。

  “你知不知道,老鹰家的MK19,全重是60多公斤?”

  老鹰家的MK19,是40毫米榴弹发射器,口径比刘弘毅设计的这款,要大一点。

  60多公斤,已经不适合单兵携行了。

  估计这也是此前我军一直都没有研制这款武器的原因之一。

  太重了,两个人抬着走都够呛,机动能力就不消说了,等同累赘。

  但是,如果全重降到14公斤,而且还是在加装了两脚架的情况下,把两脚架拆掉,重量会进一步降低。这个重量,一个士兵扛着就可以到处跑,完全不影响作战机动。

  刘弘毅微微一笑,说道:“老师,老鹰做不到的,我们未必做不到。”

  后世互联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调侃:鹰酱负责吹牛逼,兔子负责落实。

  这个和鹰酱的讹诈宣传模式有关。

  为了恐吓全世界,鹰酱时不时会抛出一些新武器的设想,假装他们已经研究出来了。反正他们技术确实先进,其他国家不明底细,就觉得鹰(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