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115章 高考注意事项

  刘弘毅原本是走到学生中间提问的,这也是他的教学习惯。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可以有效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增强教学效果。

  听了徐文心的问题之后,刘弘毅反身回到讲台,拿起粉笔,开始解题。

  课堂里鸦雀无声,大多数学生都在忙着做笔记,只有徐文心等少数几个学生,眼睛盯着黑板,一眨不眨的。

  刘弘毅很清楚,以这道题的难度,课堂里大部分同学是不懂的,就算刘弘毅解给他们看,一时半会他们也理解不了,只能记下来,回去再慢慢琢磨。

  那几个没有记笔记的,反倒是能看懂的尖子生。

  刘弘毅在黑板上解开这道题之后,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说来也巧,徐文心问的这道题,正好是静江省77年高考最难的一道数学题,给分也多,足足12分。要知道,这一年的高考,数学总分是100分。

  刘弘毅脑子里的记忆本来有些模糊了,经过徐文心这么一提醒,记忆马上变得清晰起来。

  不过刘弘毅此时脑子里考虑的却不是高考试题,而是徐文心。

  他原以为徐文心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否则,以她的成绩,她这一届应该是能考上的。

  毕竟78年高考和77年高考只相差半年时间,没理由78年的地区高考理科状元,77年的时候连个普通大学都考不上。半年时间,不至于让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从现在徐文心能够问出这样高难度的数学题来,就能知道,她的知识储备不差。

  第一次恢复高考,只要能考上大学,那一定会去读的,不存在后世那种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宁愿复读一年再考的情况。

  没有人会如此“奢侈”地放弃这么难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明年会是个什么政策,谁说得准呢?

  “徐文心同学,你是哪个单位的?”

  刘弘毅讲解完毕之后,见徐文心满心欢喜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他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徐文心放弃了今年的高考。

  徐文心急忙答道:“刘老师,我是古原公社牛角石大队的插队知青,我老家是北都的……”

  难怪一口标准的京片子。

  也难怪她的底子那么好,看来插队之前,在北都应该也是知识分子家庭。

  “老家北都的?你这口音可是一点都听不出来啊。”

  刘弘毅很诧异。

  刚才,徐文心向他提问的时候,可是标准的“古原土话”,刘弘毅这个土生土长的楚新人也分辨不出来。

  徐文心笑着说道:“我来楚新插队,已经两年多了。”

  两年多时间,就能把古原方言学得惟妙惟肖,足见此人的聪慧程度。

  刘弘毅点点头,说道:“古原公社牛角石大队我知道,是很艰苦的地方。你们在知青点,生活还好吧?”

  徐文心神色一动,欲言又止,最终说道:(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