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第559章 拿琉璃做洗脚盆都成

  大国风范。

  沈筝一直觉得,这是一种很“悬”的“气度”。

  大周算大国——大在国土面积上,大在人口数量上,大在军队基础规模上。

  如此规整规整,大周在周边不少小国眼中,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

  大有大的好处,也有大的坏处。

  好处就是能唬住不少小国——尽管大周某些冶炼技术比不上别国,甚至连马匹都没有一些小国的马匹壮硕,但那些小国,就是不敢随意看低大周。

  为什么呢?

  因为大周人口多。

  用句不太文雅的说法——“一人吐口唾沫,都能淹死你”。

  并且人是群居动物,是有国别意识、有血性的。尽管大周百姓会私底下盖上被子,痛骂朝廷不行,怒斥贪官不作为,可真当外邦来犯,百姓们也不会真当缩头乌龟,任自己的生养之地被旁人所践踏。

  所以这就是大的好处,就算眼下的大周可能只是个“纸老虎”,那算得上是半个老虎。

  那大国的坏处呢?

  其实也显而易见。

  武将想主动与别国起冲突吗?或许某些好战分子会想——他们想开疆拓土,想一展马上男儿气概,想建功、想立业。

  但天子和文臣想吗?

  约莫是不想的——文臣更加理性,天子则要顾全大局,他要为整个大周的百姓负责,如此大的一个担子压下来,若非别国主动来犯,其实是很难起战事的。

  那问题就来了。

  若不靠铁血手段展现大国风度,又当如何展示呢?

  一个字,美其名曰——“赏”。

  赏什么?又如何赏?

  ——赏大周有的,别国缺的,还要挑着日子“论功行赏”。

  比如太后寿辰这种举国欢庆之日,各邦来贺,自是会“上贡”一些“珍稀”宝物,大周为表谢意,也为展大国风范,自是要大手一挥——赏!

  那赏什么呢?先看受赏之人缺什么,大概率会是粮食,小概率会是金银。

  其实将这一“上贡”行为细细咀嚼,又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

  因为在双方看来,这一“上贡”,其实都不算正式意义上的上贡。

  在大周眼中,便是——你百姓吃的,不少都是我赏的,那你自是算我半小弟,在身份地位上,我必然是高于你的。

  不论是人还是国,都会享受于这种“凌驾于旁人”之上的快感当中,甚至于迷失其中。

  但在上贡国的眼中,他会觉得自己送了大周东西,他就是大周小弟了吗?

  沈筝觉得大概率是不会的。

  若换成沈筝,她大概会想——“哈哈,又宰到一个冤大头,不过是一些锻造而来,要多少有多少之物,便将这冤大头哄得找不着北!”

  ——冤大头也是“大”。

  所沈筝才会觉得,大国风范是一种很悬的“气度”。甚至细细品味之下,还有一缕滑稽之色在其中。

  但归根结底,天子想如此吗?文武百官想(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