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564章

  “这杜甫看起来像是个不得志的小吏,也能配得上入盘点视频之中?”

  “难道这杜甫将来会成为力挽狂澜的大人物?”

  还没等这些大臣们讨论完,密集的弹幕突然出现。

  【宋太祖赵匡胤:哇,是杜甫!朕非常喜欢他的诗词!】

  【宋仁宗赵佶:天呀,杜甫,朕的偶像!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明太祖朱元璋:没想到,不曾见诗仙李白,却看到了诗圣杜甫!】

  【元世祖忽必烈:哦哟哟,是杜甫!朕虽爱李白,亦是更爱杜甫!】

  ……

  一时间,大唐之后各种朝代弹幕,犹如刷屏一般海量出现,目不暇接,甚至连金幕的画面都被密密麻麻的弹幕给淹没了!

  看到这里,大唐之前的朝代皇帝们,都有些惊讶。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见状皱眉。

  “诗圣杜甫?”

  扶苏也是满脸的疑惑。

  “一个作诗的,这些人至于这么激动吗?”

  诗和歌,古而有之。

  早在炎黄时期,就已经有了诗的出现。

  但那时候的诗,更多属于“顺口溜”的类型,纵然风靡一时,也不会被记载在史书上。

  直到周王朝时期,派出官员到各诸侯国采风,才编撰出了华夏第一首诗集——《诗经》。

  诗经之中有许多让后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等。

  但诗经之中的作品,作者名字早已失传,只能标注为“佚名”。

  直到战国时代后期,华夏才真正出现了第一个有名字的诗人,他就是——屈原。

  屈原距离秦始皇如今这个年代,也才不过几十年而已!

  换言之,对秦始皇父子而言,“诗人”是一个刚刚出现没多久,连诸子百家都挤不进去的行业。

  他们当然不可能对诗人有多么的重视,也无法理解后代皇帝对这个“诗圣”杜甫的狂热。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看着密密麻麻的弹幕,摸了摸胡须,自言自语。

  “难道是那些腐儒,在后世又玩出了什么花头?”

  “不过说起来,这杜甫居然能引来如此之多的皇帝称赞,看来也是个大人物啊。”

  在刘邦面前,萧何曹参同时露出惊讶表情,异口同声。

  “好诗!”

  萧何忍不住赞叹道:

  “四句诗,竟将一切娓娓道来,尤有余韵。”

  曹参感慨道:

  “管中窥豹,见微知著,原来都应在这四句诗中!”

  刘邦闻言,翻了一个白眼。

  老萧和老曹就这点不好,无非就是比朕多看了几本书嘛,成天掉什么书袋!

  另外一个大汉世界之中,汉武帝一声冷笑。

  “呵呵,作诗这种小道,竟然都能被后世如此敬仰了吗?”

  “不过,这杜甫的诗句,倒是颇有意境。”

  “短短二十字,竟道尽了长安上层(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