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穿越原始部落

第703章

  老人家中得了旧课本的小孙女虽然很高兴,但苦于无人教习的话确实看不懂课本。

  不过有人可以看懂。

  她的小伙伴乙每个月会有一半的时间,一直住在风氏学堂读书。

  想要在那儿读书也是有条件的,首先除了吃的,一般都是粟米、稻米或者麦子需要自带,另外还有菜钱和住宿费用这些也需要交给风氏,用粮食、麻布或者自家鸡抵都可以。

  虽然孩子在家也要吃饭所以自带粮食这件事没什么问题,不过若是不去风氏读书,就不会多出来那些额外的费用。

  一些自认为精明的家长们便并不把“读书”认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毕竟先民们没上过那个什么学,不也照样种地活的好好的么?

  寒枝对此也并不强求。

  风氏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办理学校其实是一件十分勉强的事,但她还是坚持办理的原因就是这样可以提前培育筛选人才。

  这第一批可以来上学的,家庭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家中不缺粮食,也不缺小孩帮着干活,把小孩送去学校,权当是花点粮食让人带孩子,顺便学点东西。

  还有一些,就是家里虽然粮食不多,但是双亲比较有远见,认为风氏之所以能有今天,无异于是因为他们部落里无论大人小孩,掌握的知识都远比同龄人要多。

  这样的风氏愿意把知识传播出来,代价只是出一些粮食

  那么即使自己少吃几口,也是要把孩子送去试一试的。

  至于上学期间的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在风氏上学是很安全的,每月月初去上学时由自家的大人送去学堂,月中则由风氏专门安排的人送回去。

  她们有一种以牛拉动的特制板车,用木头和一些铁制的零件拼接而成,一个车上可以坐十来个小孩。

  目前只有附近二十几公里的部落愿意将家中小孩送去读书,更远一些的就没办法了。

  寒枝特意测算过,当下人的体力比后世的人要好一些,光凭两条腿走路的话,时速大概在6公里左右。

  二十几公里需要走上四小时,来回八小时,正好早上出门晚上到家。

  不过这是在路况好的情况下,遇到那些住的偏僻些,需要爬山过河的部落民,就不止用这么点时间了。

  所以方圆五十公里大概有一半的部落是无法将孩子送来读书的。

  这也没办法,后世行路难的情况可是持续了几千年的,风氏目前还没有富到可以修路,就只能尽己所能,为附近的人便宜行事。

  乙家里的情况是属于父母有远见的,所以去年就开始送乙去风氏念书了。

  好奇心十分旺盛的小孙女决定带着她的两本旧课本去找乙。

  乙果然是知道课本怎么读的。

  “咦,这不是去年我才学过的初级语文和数学吗?你怎么有风氏的教材?哎呀,是不是你们巫医同意结(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