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第687章 人生三大喜---他乡遇故知

  孙山等人把行李搬到船上后,看到码头出现不少穿着举人巾服的举人。

  看来不仅孙山他们想到早点出发,其他地方的学子跟他们想到一块,也想早早出发。

  陈东零感叹地说:“明年的会试肯定很多人,竞争激烈啊。”

  陈东零倒是没有一定要高中的想法,对科举属于得过且过。

  中了,很高兴,不中,也不伤心,该干嘛继续干嘛。

  陈觅波摇了摇头,苦闷地说:“江南出才子,我们广南好难比,不知道明天会有多少人上榜呢?哎,三年前,我落榜了,明年,看来上榜的机会也不怎么高。算了,不想了,想得多,白发多。”

  大家无语地看着陈觅波,不想就不要说出来,说出来肯定想,只是没办法。

  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过,大家都不想被挤下来。

  陈姓中年举人陈老哥笑呵呵地说:“你们这些小年轻,想那么多作甚。考上固然好,考不上,也没办法。还是活在当下好。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最重要。我们出来,看一看前所未有的热闹也不错。”

  陈老哥说的不错,出来见识见识也好。

  这种举人老爷一窝蜂齐聚京城的场景不多见,大家有幸做历史的见证者,比大多数人幸运了。

  而孙山呢?

  他没那么乐观。

  他,孙家村,唯一的希望!

  不像陈家举人,何家举人那样有家底,有关系,就算落榜也有不少退路。

  就算落榜后回家躺着也能在大树下躺平。

  孙山可不敢躺平,举人的力量还是很薄弱的,起码要有个“官身”傍着才行。

  读书人和官区别可大了。

  孙山离官只有一步之遥,一定要努力拼一拼。

  想当初孙大姑一个小女子都敢独闯府城。

  他,孙山,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没理由比孙大姑还胆小。

  他们流淌着同样的血,那份披荆斩棘,背水一战的勇气还是有的。

  孙山一行人在码头上感叹一番,随后登上船,继续北上。

  沿着大运河一直往北走,随后经过高邮,应宝,到淮安府进行货物交易,之后孙山等人在清河县进行短暂的休整。

  这一路来,除了运送赴京赶考的学子,更重要的是进行货物买卖。

  陈家这些年商贸做得越来越大了,在孙山眼里,陈东零不仅腰包鼓鼓,还身材鼓鼓,越来越发福了。

  做大老板的,应酬多,吃吃喝喝想不变胖都难。

  清河县是淮安府下管辖的一个县,与山阳县分属淮河两岸。

  传闻《金瓶梅》的故事的发生地有两个,一个是河北的清河县,一个是江苏淮阴的清河县。

  此时此刻孙山所站在的清河县,便是传说中《金瓶梅》故事的背景地方。

  不过这一切都不关孙山的事,他又不能像陈东零那样到处乱耍。

  活动的范围只有码头到客栈的路以及在客栈的小(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