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第160章 乡试结束

  尤其是第一道题,没把握好,都给看完了。

  这会闭上眼睛,明明不想想的,但脑子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第一道题,【新城三老、壶关三老论】。

  若他没记错,新城三老指的是董公,而壶关三老,则是指令狐茂。

  三老是个官职,并不是指三个老人。

  其中董公是秦汉时期之人,当时刘邦领兵到洛阳,正在洛阳新城的董公拦下马车,给刘邦献计。

  直接改变了刘邦发动战争的性质,使得争夺权利的无义战争变成了讨伐逆贼的正义之战,让刘邦占据了政治主动权。

  师出有名,使得更多的贤才能人加入队伍,最后助其取得天下。

  而壶关三老令狐茂,在地方治理和文教方面均有贡献。

  当时,在汉武帝晚年时发生了一件事。

  奸臣江充指使人在太子宫中埋下巫偶,诬陷太子。

  太子为自保杀了江充,后又被奸人诬陷,形势所逼,不得已发动兵变。

  汉武帝有了疑心,下令追杀太子。

  群臣正不知所措,令狐茂站了出来,冒死上书汉武帝。

  这两人都是贤才能人,找到了共通点,这题倒也好写很多。

  不过沈舟倒也从这题里面,隐隐看出朝廷求贤若渴,迫切需要贤才能人的需求。

  乡试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沈舟后面没看清,把第一道题想了一遍后,便沉沉睡去。

  醒来时,自然是一身酸痛不适。

  但好在精神不错。

  他简单吃了些东西,连忙把考题和笔墨砚这些东西拿出来摆放好。

  第一道题做得很顺,而第二道是关于讨论税收的,加赋还是不加赋。

  沈舟思考了一会,便下笔了。

  这道题,应该算是他的压题。

  沈舟也不知道自己写过多少篇关于税收的小论文了。

  看到这个,不过是想了一下,便文思泉涌,写得意犹未尽。

  因着有字数要求,倒也浓缩成了精华。

  后面几道,虽有遇到稍难的题,但沈舟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题做好了。

  若说以前,他可能还想着,要是这次不过,他还年轻,总也会有机会的。

  但经历一遭之后,他已经不这样想了。

  再来一次,怕是要他的命。

  所以这次的考试,沈舟做得异常认真。

  往往是停下笔的那一刻,才能发觉身上有所不适。

  这次也一样。

  他直到把答卷都誊写好,才感觉到肚子饿得发疼。

  就跟上次一样。

  沈舟暗叹,再来几次,怕是得饿出胃病了。

  他收拾好号板上的东西,开始煮粥。

  因着天色好,这会大家都没有挂油布,各种香味也就随风飘了过来。

  沈舟吸了吸鼻子,从其中复杂的香味里闻到了一股烤鸭的味道。

  怕在考试中吃坏肚子,沈舟没让长青准备太多肉食,只要了些肉干丝。

  肉干没什么味道,只有股咸味。

  这几日吃得也清淡,沈舟闻到这股香(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