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

第414章 心魔难除!

  李达康点点头,继续道:“苏哲做的这些事情是很有争议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枢也早就提出了相关的精神。

  咱们大夏,是一定要进行产业升级的!

  产业升级依靠的是什么?

  就是高新技术!

  未来,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技术的竞争!

  苏哲在光明区对于科技创业的补贴力度那么大,对于人才的引进力度那么大,这是非常富有远见的举措!

  不趁着现在有钱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等以后钱花光了,产业也没升级成功,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还有什么指望?”

  苏东笑笑。

  这个道理,老爷子也讲过。

  其实,这也是大夏领导干部的共识。

  李达康感慨道:“老实说,这个道理,专家学者讲过,文件中反复提过,上级领导也经常强调!

  可是,下级真正施行政策的时候,难呐!我们的干部考核制度,更加倾向于唯GDP论!我在地方任一把手的时候,第一个盯的,就是GDP!

  哪怕是现在当了省长,依然是将GDP当作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来看待。

  其他干部呢?上行下效!大家因此都只盯着GDP!

  所以,大搞基建,大搞房地产,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只有这些东西,才是短时间内提升GDP最有力的举措!”

  苏东笑笑。

  李达康说的现象并不少见。

  现在大夏已经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了,中枢也早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

  专家学者们开始提出不能只单纯地考核GDP,而是要综合考核。

  譬如搞出了一个绿色GDP的概念。

  但是,因为绿色GDP的概念太过超前,又不够具体,最终还是没有落地。

  但唯GDP论是肯定不行的...提升发展质量,一定是未来国家大的方针政策!

  此时。

  李达康跟苏东说这些,已经不只是简单地夸奖苏哲了。

  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发展理念。

  李达康继续侃侃而谈。

  “我听说,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将项目从开工到开业的时间规定为18个月,还为此总结了一个18个月定律!

  因为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的任期通常为三年!

  18个月,能够确保地方官可以在任期内完整享受到这个项目带来的政绩!

  紧盯着GDP竟然对我们的经济活动也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实在是惊人!

  现在不管发展质量,也不管发展的科技含量,只是一味地大干快上,甚至举债也要发展!最后落下一地鸡毛,大批的项目烂尾,征来的地荒芜,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鬼城!

  这都是让人痛心的浪费!苏部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啊!

  而苏哲呢?他不需要举债,不需要申请项目,光明区今年的财政盈余多了80多个亿!

  这么一大笔钱,如果搞几个项目,找(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