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

第八十九章:大唐再出个蔡侯可行?

  “殿下,这莒国公其实有些可怜啊。”

  长孙冲有感而发的说道。

  他之前还不太清楚朝中之事,但自从担任太子家令后,时常与李承乾交谈。

  才知道朝中之事,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个国公,险些身死,族中子弟全部战死了,却只能骂骂人而已。

  “人家是国公,你不过是个太子家令,你可怜人家?”

  “你什么身份。”

  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

  政治斗争本来就残酷。

  李二偏袒李靖,那么只有冷落唐俭。

  只能说,唐俭在李二的心目中,比不过大唐战神李靖的地位罢了。

  这件事,也不过是机缘巧合,程知节以国公身份主动请缨,李二想要找个能够平衡的人,就让唐俭抓到机会。

  否则。

  只要李靖不死,唐俭很难有再出头之日。

  等到李靖要死了,李二也差不多了。

  身为国公的唐俭,史料却只言片语,少有记录的,这就说明很多问题。

  长孙冲有点不服气,家父也是国公啊。

  李承乾不想理长孙冲,这家伙还是嫩了点,需要成长。

  他给唐俭的木匣里,装的是他写出来的军事思想指导。

  交给唐俭把东西呈给李二后,会有什么反应。

  李二怎么想的无所谓,他都铺垫好了。

  他也不准备承认,军事思想指导是他写的。

  哪怕李二追问,他也不会认。

  只会说唐俭根据李二的指示写出来的。

  他的目的,是要让这件事情顺利的推行下去,并不是去贪图写出思想指导手册的名头。

  对他来说一文不值,并不重要。

  反而是新军试点成功,才是他想看到的。

  因为不管外界如何,他唐俭必须要领他这份情。

  他把唐俭给推上去,你唐俭还能不念这份恩情?

  那只能说,以前的事情,遭到李二冷落,是他唐俭活该遭受的。

  李二心知肚明是太子所为,只要不捅穿,大家都保持默契,是再好不过的。

  你不为难,我也不在乎。

  “去把负责造纸的官员,叫到东宫来。”

  李承乾吩咐道:“明日孤要见到他们。”

  “是!”

  长孙冲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办。

  次日。

  接到太子令的造纸,印刷的官员,皆是在东宫等候。

  李承乾召见他们后,才得以进入。

  “臣蔡子行拜见太子殿下……。”

  “孤安。”

  李承乾坐在上首,面对这一群小官,很是放松,笑着问道:“你刚才说你叫什么?”

  “殿下,臣名叫蔡子行。”

  这年轻官员恭敬的回道。

  “姓蔡啊。”

  李承乾了然一声,道:“你祖上与蔡侯可有渊源?”

  “回殿下,算是臣的先祖。”

  蔡伦乃是宦官,改进造纸术得以封侯,只不过他是把宦官做的事,都干了不少,名声很坏。

  有没有后代并无记载。

  但蔡子行说算是,李承乾细问才知道,他祖上是蔡伦后来(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