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盗墓手记

第133章 突发奇想,万福礼

  “就那么看出来的呗。”我随口道。

  “咦,跟我还藏着掖着。”

  老李撇了撇嘴,绕着那块地转了两圈。

  随后看向不远处的房屋。

  “这墓离民房有点近,晚上干活可得小心点。”

  被他这么一提醒,我才注意到墓的位置,距离最近的民房直线距离不足百米。

  是有点靠近居住区了。

  好在我们的盗洞都是挖出来的,深夜干活没太大动静。

  后来大多数盗墓贼都用炸药。

  那玩意虽然便捷,但搞出的动静太大。

  有不少盗墓贼都因为爆炸的动静大,惊动附近居民报了警,以至于被抓进去。

  我点头道:“手电光要控制好。”

  手电光容易导致暴露。

  那时候的人,大半夜看到田地里有手电光照射,通常会联想到敌特活动。

  指不定就会找治保干事,民兵队长啥的汇报情况。

  那才是最可怕的。

  “干脆带篷布来,干活时候用篷布遮挡住,就不怕手电光暴露了。”

  我边说边想,又想到了土的问题。

  盗洞挖出的土即便回填回去,也要费不少功夫。

  距离村子这么近,肯定是越早完事越安全。

  所以该怎么尽快处理掉挖出的土?

  对了,篷布!

  篷布不仅能挡光,也可以兜土啊!

  在篷布中间掏个窟窿,从窟窿里挖盗洞,挖出的土就倒在篷布上。

  等完事了把篷布四个角一提。

  不就把挖出的土都倒回盗洞了么!

  简直完美!

  我的突发奇想,后来成了招牌式手段。

  在关中盗墓圈里流传甚广。

  甚至在有关部门那里挂了号。

  有关部门的人,只要看到盗洞里有泥土回填,就会怀疑是用篷布兜土的方式回填。

  “李老哥,你那有几块篷布?”

  “那玩意可多,十七八块总是有,有时候租不下住嘞地方,俺们就用篷布搭个棚子睡。”

  “不过你这脑子就是好使。”

  “用篷布遮光嘞注意可真好,以前俺咋么想到嘞。”

  老李拍了拍自己脑瓜,不由叹了口气。

  我笑了起来。

  心想等晚上见识了篷布兜土,你还不得把脑瓜子拍烂?

  “有篷布就好,现在回去休息吧,晚上来干活。”

  我们一起回了小院。

  老李带我去准备篷布。

  军绿色篷布很厚实,一看就是军品。

  “看看咋样?”

  “我在三五幺幺蹲了可久,好不容易找关系弄嘞,这质量嘞篷布,外面根本弄不来。”

  三五幺幺是军用被服厂,在西安南郊。

  那时军品相当于高档的代名词。

  一条军裤都能惹人眼红。

  要是能穿身将校呢大衣出门,回头率绝对百分百。

  甚至能引来小姑娘投怀送抱。

  所以老李才会喜眉笑眼的嘚瑟。

  我拿起一块篷布对折两下,用手指在折好的篷布中心比划了下。

  “从这儿剪个口子。”

  “啥?”

  老李揉了揉耳朵,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