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万岁狐王(1/4)
用他比较能理解的故事来讲,大概是这样的:
从前有六个黑老大,本事不小,各有地盘,彼此之间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但关系还算过得去。突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江湖上一下冒出了个新人。
这新人是个社交恐怖分子,刚一出道就四处串门,没多久就和六个黑老大混熟了。因为自身本事不小,大伙儿也愿意交这个朋友,酒桌上你一句大哥我一句贤弟,相处得颇为融洽。
直到有一天,这新人考上了公务员。六个黑老大虽说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但也没说什么。结果一扭头的功夫,新人不干了。据说是因为在单位里被领导穿小鞋,安排了个不好的岗位,所以一怒之下就重新当了黑老大。
这下大伙儿可就高兴了!在酒桌上兴高采烈,胡吹大气。直到那新人一拍桌子,说心里不痛快,要立旗子,和单位对着干。
其他六个黑老大也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气氛哄到那了,二话不说也跟着立了旗子,拜了把子。
新人那叫一个高兴,他这下有兄弟了!结果后来酒醒了,单位来人了,新人拎着棒子就冲了出去,扭头一看。
卧槽!我兄弟呢?我那六个大兄弟呢?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所以说这事其实和兄弟义气之类的东西都不沾边,大家都是成熟的社会人,都知道什么叫爱黄金不爱兄弟,只有孙悟空一个头磕地上就真敢信兄弟,结果让人关了几百年有期徒刑,连一个来看他的都没有,这才回过味来。
不过对这六个兄弟,孙悟空心里多少还是念点旧情的。但孙履真就不一样了,他坑起这几个伯父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六伯父,我师父真的很挂念你们。闲暇之余总是对我说起你们的故事。”孙履真颇为感慨地说道。
禺狨王抿了一下嘴,端起酒杯犹豫了一下又放了回去,转过头来严肃地说道:“你莫要觉得我等不义,你那师父发起性子来做事全然不顾后果。若是别的事情,能帮的我们一定帮,但他当时做的事太大了,我们如何敢扯上半点干系?”
孙履真点点头,笑着说道:“小侄明白。”
“你最好是真的明白。好好学他的本事,莫要学他的性子,自然前途无量。”禺狨王面无表情地一摆手,周围清风散去,嘈杂的声音再次涌来。
“等此间事了,我便带你去拜见大哥,到时候千万记得,谨言慎行。”
孙履真在心里松了口气,来这的目的总算是达成了。
心里一松,倒是有闲心打量此处。
左右一看,发现这地方布置得当真不错,四周有松篁交翠,席间有桃李争艳,向前望去,又有层层殿阁,迭迭廊房。抬首便见巍巍万道彩云遮,俯首又见艳艳千条红雾绕。让人不由得赞叹一声:
“真TM有钱!”
孙履真看得啧啧称奇,暗道长安城的皇宫也就那么回事了,扭头便向禺狨王求证:“六伯父,此地主人何在?”
禺狨王一边吃着瓜果一边低声说道:“此地主人是只积年的老狐狸,自号万岁狐王,听说当真已有一万多岁。神通手段不弱,又长袖善舞,平日里喜爱结亲访友,神人妖三界都有他的旧识,再加上生财有道,这才挣得了积雷山的这份家业。”
“这老狐狸人脉颇广,你认识认识没有坏处,不过有一件事要千万小心。”
禺狨王面容一肃,声音又低了三分,让孙履真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听得见。
“我记得往年这老狐狸是个貔貅性子,与人结交时大手大脚也就罢了,平日里却是半分闲钱不出。可近几年不知怎的,花钱如流水一般,每年都要找好几个借口宴请四方宾客。如此舍财,必有图谋,若是那老狐狸要请你做什么事,千万不要答应。”
听了禺狨王的话,孙履真的眼神却有点古怪。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只万岁狐王大限将至,等到数十年后西游时期,就已经撒手西去了,只留下个女儿玉面公主和百万的家私。
在古代,这种情况往往会引起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简单点说就是在主人死后,无儿无女或者只有女儿没有儿子,那他生前遗留的土地财产,会被亲戚族人或者有威望的乡绅全部变卖,换成银子,然后用这笔钱摆上流水席,宴请每家每户。宴席多则持续几个月,少则也会吃上几天,直到吃光吃尽这家人的所有积蓄。
这种活动,俗称‘吃绝户’!
当然了,并不一定非要吃的,这里就是举个例子。大部分情况下其实是所有人一拥而上,把所有土地财产之类的东西全部瓜分,再漏一点出去给同乡封口。
放到西游世界观里,大概就是老狐王一死,他所有的亲戚朋友就全部云集于此,然后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把整个积雷山全都搬空,顺手再把玉面公主也一起搬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