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阙

第四三章武生考(上)(1/2)

  开皇五年,三月二十日,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卯时三刻,鼓角齐鸣,杨林身着亮银铠甲,在众军的拥护下,走上校场高台,俯瞰全场。

  武科考场,地处京畿要冲,周匝是墙垣环绕,墙垣高且厚,上设瞭望台,有戍卒往来巡视。

  校场中,有驻军驻扎,军旗猎猎,随风翻卷,甲胄鲜明,戈矛森列。呐喊之声,震于四野。

  “千岁,吉时已到,该鸣钟让应考的人进场了。”

  杨林身旁的同考官杨素,躬身而告。

  天子杨坚让靠山王杨林,亲自主持武科事宜,赋予杨林生杀之权。

  杨林目光冷峻,扫视着校场,微微颔首,沉声道:“开闱门,放考生入场!”

  “开闱门,放考生入场!”

  由同考官杨素传达,左右部将齐声呼应,一时间整個武科场上空,都是放考生入场的声音。

  “起,”

  闱门旁的钟楼,握住钟杵的两名士卒齐声低喝,双臂肌肉紧绷,奋力推动钟杵,撞向铜钟。

  “咚——”

  低沉厚重的钟声,蓦然响起,在校场上盘桓。士卒不断推动钟杵,钟声接连响起。每一声钟响,都是在向四方宣告武科考试的正式开始。

  在连续的钟声中,闱门缓缓开启,应考人群涌动起来,几千人一起涌入武科场,人头攒动。

  吕尚怀抱雷刀,尚司朗握持八宝驼龙枪,魏成背着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新永丰则是提着铁方槊,几人沿着人群慢慢前行。

  等到考生们走到校场正中,杨林一抬手,传令官当即在旁挥动令旗,令旗一起,钟声渐息。

  整個武科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台上。

  杨林俯瞰下方,朗声:“列位,今日你我共聚校场,为的是我大隋武科盛事,亦是武人盛事。”

  “大隋武科,乃是为朝廷选拔栋梁,为国选将,关乎我大隋江山社稷,当然,系诸位之未来前程,望尔等在此,全力以赴,方是不负所学。”

  他稍作停顿,锐利的目光扫过众多参考之人,道:“此考,既国考,国考期内,严禁任何人舞弊徇私,无论是传递消息,冒名顶替,乃至私藏违禁器械,一经发现,立斩!”

  杨林神色冷峻,话语掷地有声,透着森然杀气。

  “斩!”

  驻守周匝的众军,齐声呼啸,三声‘斩’下,震的不少考生色变。

  杨林挥手,同考官杨素会意,宣告武试规则。

  “此次恩科,先有预试,后有武擂,预试通过者,才有上擂的资格。预试有五关,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翘关,五关通其一,下下,五关通其二,下,五关通其三,中,五关通其四,上,五关皆过,上上。”

  “上者,赐官七品,赏钱百缗,上上者,赐官五品,赏钱千缗。”

  “此为预试,预试过后,设有武擂,武擂有五,设在五方,预试通过,抽生死签,中者守擂。五方擂台,预试通过,皆可上擂,胜者守擂。”

  “擂者,角力竞艺之所,次数有制。下下之资,仅得一遇,下者,可再试,中者,许三番,上者,获四度,上上者,有五次机会。”

  “此制是为杜滥试,彰公平,使诸人皆以其能,争胜於擂,尽显技长。”

  预试五关,马射、步射、平射、马枪、翘关,马射、步射不难理解,考的是马上骑射,和徒步箭技。

  平射、马枪、翘关三者,平射是考验射艺之精准,马枪是马上之枪术,翘关则是举重之意,翘又通举,翘关考验的就是考生们的力道。

  事实上,这五关除了翘关以外,对真正的高手而言,根本就没多少难度,真正的高手六识敏锐,五感通达,在骑射之术上一通俱通。

  杨林话音刚落,校场内一片寂静,旋即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

  考生们或是交头接耳,讨论考试规则与自身优势,或是闭目沉思,默默调整状态。

  吕尚轻抚雷刀,低声对身旁的尚司朗道:“此番武科,必要全力以赴,不可辜负这大好机遇。”

  尚司朗紧了紧手中的八宝驼龙枪,微微点头。

  就在这时,杨林大手一挥,喊道:“预试开始,先考马射!”

  话音落下,校场一侧的马厩中,数十匹矫健的战马被牵出,马背上驮着特制的箭囊,囊内插满羽箭。

  第一位考生深吸一口气,飞身上马,扬鞭策马飞驰而去。

  他从箭囊中抽出羽箭,搭弓、瞄准、射出,动作一气呵成,只是箭却擦着靶心边缘飞过。

  吕尚见到那考生的表现,暗自思忖:“这马射不仅考验箭术,更需骑手与战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