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3章 打家劫舍有谋略(1/2)

  庆都之败引起的动静很大,其他降顺明军发现异样,也纷纷围上来打听消息。

  听说左光先身负重伤,又有十几个人忍不住掉下眼泪。

  然而,关于田唯嘉的香艳描述,却重新勾起了士兵们的好奇心。

  朱慈烺绘声绘色,将此人形容为一个贪得无厌、荒淫无度的昏官。

  嗯,出门乘坐由三十二人抬的大轿,睡觉时两个黄花大闺女暖脚……甚至连吐一口痰,也要婢女张嘴接着。

  总而言之,田唯嘉就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大混蛋。非但混蛋,还贪了几万两民脂民膏,银子就藏在北岐河村的家中。

  这番描述让士兵们听得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田贼碎尸万段。

  让侍女陪睡暖脚就算了,这事大家都幻想过,以后有了钱,说不定也这样享受;

  可是,让别人用嘴接浓痰算怎么一回事呢?损人不利己,没必要呀。就算有权有势,也不该这样欺负人。

  陈富贵忍不住问道:“朱秀才,这田老贼果真这么无耻?”

  “他可是尚书大老爷啊,怎会不无耻呢?”朱慈烺掰着手指数了起来,“严嵩、严世蕃、周延儒、温体仁……你们说说,能当上大官的人,哪一个不无耻?”

  士兵们听得连连点头,表示深有同感。

  他们分不出阁臣和尚书的区别,不过朱慈烺列举的几个人,确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身居高位者大多是狗官,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推论。

  很多人都听说过,崇祯上吊时身上的龙袍打满了补丁。

  连闯王看到之后,都连叹“君非甚暗”,可见大明搞成这个鬼样子,不全是皇帝老儿的错。

  既然不全是皇帝老儿的错,下面的贪官污吏就脱不了干系,田唯嘉想必就是罪魁祸首。

  朱慈烺虽不确定田唯嘉是否真的贪腐,但此人主动降清,就是叛国贼,这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大家伙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只能委屈他了。

  陈富贵越听越不是滋味,忽然拔出手中长刀,怒吼道:“他奶奶的,老子不降了,先杀了那个狗官再说!”

  “对,把民脂民膏抢回来。”

  “杀了田唯嘉!”

  群情激愤之下,朱慈烺趁机高呼:“没错,咱们就算死,也不能便宜了田老贼。先破他的老巢,再夺下饶阳城。抢快马,回河南,去山东,去湖广!”

  杀贪官打土豪最快意恩仇不过,大家的热情被瞬间点燃

  “杀狗官,回河南!”

  “杀狗官,回湖广!”

  “杀狗官,去山东!”

  口号越喊越整齐,所有人都感觉热血沸腾,浑身充满干劲。

  大家均在心里想着,攻打县城或许不容易,强占村庄就简单多了。若能攻占北岐河村,定能抢到不少好东西。

  陈富贵转向朱慈烺,期待地道:“朱秀才,你是有见识的人,说说咱们该怎么打。”

  “嗯,先数数咱们有几个人……”

  朱慈烺抓住机会,提出先清点人数,重整队伍。

  这一提议得到积极响应,毕竟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知道打仗的基本常识。

  即便对付乡勇,也不能一拥而上,要有简单的队形和基本的指挥,否则就全乱套了。

  在人数少,容错低的时候,更要特别注意。

  朱慈烺自告奋勇当起行军参谋,让不同派系的大头兵聚成几堆,一五一十算了起来。

  人不多,很快便点齐算清:原顺营嫡系32人,降顺明军38人,两者人数大致相当。

  加上朱慈烺和孙二弟,全员总计72人,与梁山伯七十二地煞正好吻合,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朱慈烺根据不同派系,将士兵重新分为14个伍,7个什,甲、乙两个小队。让伍、什、队各自推选出自己的基层军官。

  顺营嫡系比较团结,建制重组得很快。

  赵大勇以哨总的资历兼任队总,陈富贵等三人以队总的资历兼任什长,没有发生争议。

  剩下的38人就差远了,大家要团结一致去杀狗官不假,可都是泥腿子,谁也没比谁高到哪里去,谁也不愿意屈居人下。

  好不容易推举出毕长喜、老魏等四个什长,又开始为队总人选犯难。

  虽然都是降顺的明军,可陕西、陕西、北直隶人互相不服气,不可能听外乡人的指挥。

  最后,几个什长一致决定听朱秀才的。

  好歹朱秀才是读书人,加减乘除算得清楚,总比泥腿子强。

  朱慈烺求之不得,痛快答应担任乙队的队总。就这样,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