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刘寄奴

第四十九章 真理(2/2)

彬之到底是她看着长大的,心中有所不忍。

  徐彬之嘴巴张了张,摆出幅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要是说了,父子俩的仕途便是到了头了,本来明年徐佩之还打算让他担任秣陵主簿,谋得个京官起点。

  东晋任用官员,还是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一旦有了劣迹,那就跟入了档案一样,往后升迁,调任时都会受到限制。

  刘义符看他还是一副死鸭子嘴硬的态度,终是失了耐心,转身向屋外挥手。

  “我要是说了,世子能否息怒?”徐彬之忍受不住压力,还是松了口。

  徐佩之与徐羡之要从建康赶到徐坞,至少有一个多时辰,他哪能撑到那时,徐彬之只好在心中默默地向父亲致歉。

  “可是运往了丹阳城?”

  徐彬之大惊失色,刘义符见他脸色,顿时心中了然。

  见事态难以挽回,徐彬之不解问道:“世…世子是怎知……”

  “怎知?我前脚刚走,你便派人从丹阳城运粮往村中,粮既然不是从坞中运出,除了离此最近的丹阳城,你说,那些侍卫仆从还能从何处取粮?”

  刘义符冷笑道:“更何况,你那几个办事的奴仆,我还未怎逼问,便已经全交代了。”

  徐佩之父子二人平日对奴仆如牲畜一般,到了生死之际,嘴自然就不自觉的张开了。

  况且,先前徐彬之领他去粮仓时,刘义符便知道对方早已做了准备。

  清点粮仓后有些微小的出入,那也只是个失职的罪名,而仓门前的一道道凹陷进去的轮印,才是真正的实据。

  所以,他没去清点那些粮食,而是直往刁大家中赶去。

  不说旁的,光看那凹陷的程度和仓旁的木牛车,便能粗略估算出运了多少辆车,多少石粮食。

  当然,这些都只是刘义符的猜想,要不是他杀鸡儆猴,让那些仆从畏惧,怕还是要再跟着徐彬之周旋一二。

  有的时候,还是“真理”最管用,也最实用。

  “你现在便与我同去,看看那郡城中到底囤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