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炼金术士(2/11)
长利憨问:“你怎么知道这些呀?”
“经典战史,我们家经常开课请师傅来讲解的。你没来听课吗?”信孝闻了闻茄子,接着说道,“前次秀吉大人也讲过一堂课,由他来解说川中岛之战,精细到每时每刻两军兵势变化的情形。而贝尔格莱德大战是请欧洲教师来家里讲解的,我爸爸也来听课,特别留意教士讲述到匈雅提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匈牙利国内糟糕的动员体制。不但由于国王的威权非常弱小,有许多连成熟的采邑制度都没有建立的地方,充斥着大量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正是这种状态,让巴尔干联军在面对突厥时,容易出现混乱,也更容易被收买。好在匈雅提已经根据当时西欧的军事改革趋势,以国王的威权招募雇佣军。这些雇佣军最初是来自胡斯战争中的波西米亚流亡者。他们不仅将当时流行的胡斯战车带到匈牙利,也带来了大量火器和匈牙利国内第一支强悍的步兵。此后,更多来自德意志区域的西里西亚人也加入进来,让匈雅提的雇佣军愈发犀利。重视火器的他,甚至于给每四名步兵就配发一杆火鎗。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对面号称精锐的奥斯曼近卫军,每一百人里也不过十名士兵用上了火鎗。即便如此,拥有二百门大小火炮的匈雅提,也只拼凑出四千人的战队。很多名义上从属匈牙利国王的贵族都不愿意出兵来救,无非害怕他权力日益增长,更甚于奥斯曼苏丹的威胁。就在这时,一股来自罗马教廷的神秘力量突然加入进来。教皇的特使、来自意大利的神父卡皮斯特拉诺抵达了匈雅提的身边。在他富有十字军精神的感召下,大量匈牙利和巴尔干山区的农民和市民纷纷站出来,组成了一支四五万人的平民大军。”
“就是你们前次撞见的那个毛发卷卷的捧碗家伙,”小珠子细声细气的说道,“后来他被教廷封为圣人。在这位世称‘约翰神父’的教士鼓舞人心的感召下,各地加入匈雅提的民军抵达了战场。临时凑齐的大小船只,向奥斯曼人的内河舰队,发起攻击。为了迅速击溃严阵以待的对手,匈牙利人特意进行了分兵。双方总计四百艘大小船只,在多瑙河上狭路相逢。欧洲历史罕见的大规模内河水战,就此爆发。双方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火力互射,便开始了甲板上的肉搏。由于匈雅提的士兵往往装备更好的盔甲,并有更多火器掩护,土耳其人在近战中颇为吃亏。此时的奥斯曼帝国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专业海军,所有船只与水手都是征召的希腊人和其他阿喇伯信徒。这样的乌合之众,在三年前的君士坦丁堡就被几艘热那亚商船整得死去活来。三年后在贝尔格莱德,他们鲜血染红了原本蓝色的多瑙河。匈雅提的军队在首战当天冲破了土耳其海军的阻拦,击沉了三艘大型土耳其军舰,收获四艘大型战船和数十艘小型战船。随着苏丹海军的溃败,贝尔格莱德围攻战才刚刚开始。习惯取得攻城胜利的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在日落发起总攻。大量仅仅装备盾牌和刀斧的宗教炮灰,在城墙的数个方向上开始猛扑。危急时刻,早有准备的匈雅提下令使出最后一招。已经冲入城中的土耳其人被突如其来的一道火墙所震惊,很快发生混乱,而守军则从堡垒和城墙附近杀回来。攻入城内的奥斯曼军队一下子陷于危险的包围状态,已经进入内城作战的土耳其士兵因此尽数消灭;在城外进攻的部队也受到重创。在损失大半后,幸存者匆忙逃离了城市。穆罕默德很难接受自己的战败,但第二天早晨的事情,将会让他更为惊讶。天亮后一些在河对岸的民兵开始行动。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他们自发渡河,攻击了疏于防范的突厥军团。更多驻守贝尔格莱德城市的民兵,也在目睹此景后,纷纷越墙来袭。一场偶然风波,就此转变为双方的全面冲突。大量的土耳其人开始溃逃。穆罕默德二世的腿部中箭后,陷入了昏迷,不得不在左右护卫下,离开战场。已经昏迷的穆罕默德,显然无法再指挥战斗。苏丹恢复了知觉后得悉所率人马全军撤退,他的大部分将领都被杀,装备尽数丢弃的时候,这位二十四岁的苏丹差点服毒自尽。”
“当时我阻止了他欲寻短见之举,”被窝里的光头男尖着嗓子说道,“随即我向他密报‘守旧派’要兵变的动向,并给苏丹及时引荐条顿骑士团的人到他身边暗中加强保护。此后我开始得势,非但驱逐了扎干诺斯和易卜拉欣团伙,还成为统帅,辅佐苏丹征伐塞尔维亚王国。由于形势上的重要作用,萨拉热窝也成为战场。苏丹继续对罗马尼亚和拜占庭余孽的征服行动,甚至还远征克里米亚半岛的意大利殖民地和东方的白羊突厥。但他始终避免与强大的匈牙利人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