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七十章:瓦釜雷鸣(10/11)

向他纳贡,当他的附庸国。这一无理的要求,遭到摩尔多瓦君主斯特凡大公的严正拒绝。苏丹为了满足他侵略的欲望,显示他征服者的淫威,便派遣他的亲信苏里曼巴沙统率号称十二万大军进犯摩尔多瓦。不甘屈辱的斯特凡大公,站在保卫祖国的正义立场上,动员百姓,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侵略战争,于一四七五年一月十日在瓦斯卢伊地区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军,取得了反击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重大胜利。”

  我不由纳闷道:“他打仗怎么这样拉胯啊?”

  “他是轻敌了。来我们家讲史的教士也开过这堂课,讲授怎样以少击多。”信孝闻着茄子,在旁说道,“瓦斯卢伊会战中,摩尔多瓦军队由四万名装备低劣的农民义勇军、五千名匈牙利雇佣军和二千名波兰士兵凑集而成,在斯特凡三世大公的统领下粉碎了入侵的苏里曼帕夏的十二万突厥军。在发起冲锋之前,摩尔多瓦军队派出一队号手到突厥军队的后方吹起攻击号。被迷惑的突厥人误认为已陷入包围,队伍陷入混乱状态。斯特凡乘机立刻以主力进行迎头痛击,击溃了敌人。”

  有乐嘴冒个泡儿道:“靠吹就行?”

  “也不光靠吹号,”信雄耳后晃出小珠子,细声细气的说道,“一四七四年十一月,穆罕默德二世派遣了一支号称由十二万人组成的奥斯曼帝国大军,前去征讨多瑙河沿岸诸国。摩尔多瓦的斯特凡大公高举民族大旗,率领广大民众奋起反抗。斯特凡大公首先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略,诱骗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长驱直入,把其引到了拉科瓦河与伯尔拉德河汇流处的沼泽地,瓦斯卢伊的城南地区。这里除了有一座狭窄的高桥可以渡河以外,其余的地方全是泥泞的沼泽,根本就不利于奥斯曼帝国的大兵团作战。决战这一天,大雾迷漫,下着小雨,斯特凡大公亲率四万军队,向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地形不熟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展开了罗马尼亚历史上著名的‘高桥之战’。机智多谋的斯特凡大公把部队分为三队,一队进行正面攻击,一队进行侧翼攻击。在决战的时刻,主攻部队死伤过重,不能再继续支持的时候,斯特凡大公把握战机,亲自率领生力军投入战斗,迫使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溃逃。这时,他的后备队又从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后边袭击,使得其阵容大乱,仓皇逃窜,许多将领被斯特凡大公生擒,敌兵伤亡多达十几万,是安卡拉战役以来奥斯曼最大的失败。”

  信照不安道:“可惜什么凡大公没在这里,眼下我们就要跑不掉了。”有乐转头望见青盔将领率众追近,惊慌道:“糟了,为什么穷追我们?是不是谁拿了他们什么宝贝东西……”长利指了指肩后,憨笑道:“没拿他们什么东西。刚才我便只趁乱捡拾了这支‘古意古意’的大剑背在腰后,想带回家做个记念……”宗麟探眼来瞧,口中啧然道:“唉呀,那支是君士坦丁大帝世代传承的帝王之剑,你拿它干什么?很值钱的,你又不是王,快献给我才恰如其分。”

  说着伸手来抢,长利不肯给。信照他们帮着长利,正纠缠之间,追骑已近。青盔将领喝叫道:“连这么大一座坚城在我们的兵势下都守不住,你们几个闲杂人等凭什么还想负隅顽抗?”

  墙角下一个跪伏之人突然抬面说道:“善守者,潜于九渊之下。”

  青盔将领旁边一个黑须扈卫离鞍高纵半空之中,霍然挥刀,口中疾叱:“然而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墙影下齐唰唰许多人一齐伸矛搠出,逼得黑须扈卫又倒纵急避不迭。潜伏于墙影里的那些草笠遮额之人纷纷现身,挽弓齐射一片箭雨,驱散追兵。

  宗麟指了指墙角悄立的为首之人,口唇微张,目中似含询色,却先问了出来:“他是不是……”

  “陆象山,”蚊样家伙从他后边冒出来,抚额自惑:“我什么时候把他也拉来了?”

  那人捻须颔首,向蚊样家伙微笑道:“佩服佩服,小老弟先前拉我带了一帮荆门军的兄弟们来此接应,果有先见之明。看来一切都早在你料中,不愧为神机妙算。就像前次你来帮我剿贼那时差不多,敌人的每一步都在你预算之中。不知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怀疑这种情形他经历过很多次。”宗麟郁闷道,“他无非玩多了,熟能生巧而已。”

  “咦,你这么快就跑回来了?”有乐揪住蚊样家伙,上下打量道,“刚才又从哪儿找来一拨会打仗的老兵当帮手,总算拖住了那些难缠的追骑……然而你样子显得又有变化,脸上的微须和皱纹去哪里啦?”

  宗麟忙推蚊样家伙,说道:“你赶快把陆象山送回宋朝去,我们在街坊大妈那里会合。”信照催促道:“不要迟耽,赶紧逃为妙!你看那边好些手弩、手炮、袖弩、袖炮、腕炮之类东西彼此对射,托钵家伙们也在与突厥近卫军火爆互轰,快往咱们这边打近来了……”信雄愣望道:“托钵僧是什么人呀?他们怎么会也有这样厉害呢?”

  “他们本来就不伦不类得很,其中有不少‘兄弟会’的人混杂在内。”毛发蓬松的家伙在旁包扎伤口,咕哝道,“托钵僧,亦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