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七十章:瓦釜雷鸣(2/11)

占廷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斯拉夫人。迄今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而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也预示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

  然而这事并没有结束。拜占庭公主索菲娅以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身份,突然远嫁俄罗斯,成为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的第二任妻子。起初,鳏居的俄罗斯王公对罗马教皇保罗二世属意的婚事怀有戒心,悄无声息地举办了婚礼,并且傲慢地将年少的娇妻索菲娅安置在圣母升天大教堂,似要有心冷落她。红衣主教约翰内斯·贝撒里昂被教皇派遣去莫斯科,但是显然未能完成他的使命。教皇保罗二世同意将她嫁给俄罗斯君主的真实意图是试图统一天主教和东正教会。却不料在摆脱天主教廷控制之后,索菲娅改回了她本来的东正教信仰,重新亮出拜占庭双头鹰纹章。

  若干年后,索菲娅开始对她年老的丈夫施加影响力,她向克里姆林宫传播拜占廷仪式和繁琐礼节,并使俄罗斯人接受了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帝国”的观念。在她去世前,索菲娅成功地使她的儿子瓦西里继承了王位,而不是早先预计的伊凡三世的孙子德米特里。除长子瓦西里三世,她的第五个儿子斯塔里察的安德烈也留下后代。

  落雪飘飞的那年冬天,索菲娅陪伴苍老的大公阅兵,年迈的托钵僧们留意到她身后竖起了罗马帝国“双头鹰”旗。其中有位舍弃一切财产托钵苦行的老修道士热泪盈眶地记录下了他们当时的心情,随后疮裂而亡。又过了些年,穆罕默德二世在出征前夕突然逝世,终年四十九岁。这位苏丹仅比誓死守卫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多活一岁。

  年轻的皇后并没忘记曾经是“希腊人佐伊”,并以身为拜占庭公主而骄傲。她使丈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们的孙儿伊凡四世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从此走上帝国之路。其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继承人,俄罗斯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为了光复君士坦丁堡,她的子孙们由而展开了对奥斯曼帝国的长期战争。

  “还是那句话,”宗麟在人群里叹息道,“出来跑,终要还。不论最终是还家,或是还债。总归要还!”

  “又有一艘战船被轰,拉丁人回不了家啦,”青盔将领以巾帕掩捂颈伤,骑在马上冷哼道,“热那亚的商船中炮失火,即使能强撑着逃离港湾,然而大海茫茫,料想也无望返还故乡。就算他们偷偷把公主藏在那些漏水的破船上,又能逃多远?况且我们有船队追击而去,你们就别梦想帝国覆亡的历史还有机会改变。今天这一页翻过之后,只会留下一个事实,就是你们全数覆没。”

  有乐挤在不安涌动的人群里,兀自忍不住好笑:“幸好我们知道事实不是他说的那样。”

  “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慈祥老者面色微沉,低哂道,“我们活在当下,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随时改变。”

  随着他目光所示,靴声忽响,不远处那个黑着脸一声不发的长须瘦子迳直走近,侧脸而觑,默无言语,抬手间突然晃出乌管袖炮,伸抵我的胸口。

  我抱着那两个小孩儿,暗觉他们眸色显似有些不一样,正要再瞧,不意颈后一凛而紧,转面瞧见披罩亚麻大布之人掠过檐头,悄临断首神像之旁,俯低腰身,伸手微探那高瘦女子鼻息。其畔又有一影悄栖,披裹粗麻大布之人森然而近,低语如锐针刺耳般的说道:“燕东煌说过,不论死活,都要带她母子回去。”

  因见披罩亚麻大布的那人默不作声,他身后披裹粗麻大布的同伴又低语如针的说道:“这是你我此来的使命。我没忘记,你呢?”说到此处,其声更变尖锐,喉嗓异响如嘶鸣。有乐他们不禁纷纷叫苦:“什么怪音钻刺耳膜突然生痛难当?”此时我留意到披罩亚麻大布的那人周围悄无声息的又多了数名披裹麻布的黑影,奇怪的是,他们惕防戒备的却似并非别人,而是那披罩亚麻大布的同伴。

  自从这伙神秘之人现身,先前我便隐约觉察其间相互惕戒的气氛显然和那些黑衣人不同,便在我更感确定之时,那个黑着脸一声不发的长须瘦子突然绰出乌管袖炮,一声不发的向我指了过来。

  我头皮一紧,自感要糟,忽然炮声轰响,楼墙坍塌半角。四下里烟尘弥漫,许多人呛咳之声此起彼落,模样年轻的黑巾人身边那黑衫瘦汉拉住慌奔的骆驼,在一片混乱之中难抑惊怒的问道:“谁往这里开炮?”宗麟瞥那年轻人一眼,在人丛间微喟道:“战争可能因你所需而来,却并不会如你所愿而止。”随即又闻炮火轰鸣,城中另有塔楼倒塌。有人惶呼道:“似是有人朝我们开炮!”另一人指着海湾方向,叫嚷道:“海边有一艘先前被打瘫的拉丁战舰仍向岸上开炮……”

  “打不了那么远。”青盔将领转面,望向一个被黑衣甲士推过来按跪在地的焦头烂额家伙,皱眉扫觑一眼,问道,“你们留在城中负隅顽抗的拉丁残部,哪儿弄来的火炮?”

  那焦头烂额家伙懵然摇头说道:“不是我们,大概是那伙热那亚人干的。先前我看见一伙雇佣兵,跟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