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一三九章:杀伐决断(7/11)

,在扫荡了迦太基城的外围据点后,小西庇阿开始围困迦太基。迦太基人因长久的饥饿而身体衰弱,却毫不屈服,不久之后罗马军队攻入迦太基城的卫城柏萨,迦太基人与罗马军队展开巷战,经过多天的围困后而仍不求饶。最后时刻,仍有少数的罗马逃兵和迦太基将军哈斯德鲁巴在一所神庙负隅顽抗,被小西庇阿歼灭。迦太基城沦为一片废墟,他把这个国家变成了罗马的新非洲行省,然后回国参加凯旋仪式,人们称呼他是第二个非洲的征服者、民众的英雄。小西庇阿却失声痛哭。”

  表情宛如哭笑不得的金发小子从旁插话:“小西庇阿率军攻陷迦太基城,结束了罗马与迦太基的百年争霸。成为继他祖父之后获得‘非洲征服者’这个称号的第二个人,小西庇阿另一个称号‘努曼提亚征服者’来源于对西班牙城市努曼提亚的征服。他崇拜希腊文化,擅长演说,广交文人学士,一些罗马名人和希腊作家聚集其周围。共同研讨艺术、哲学及科学等方面。但囿于传统偏见,对于世道变革常持保守态度。”

  “常把我搅混的是,”有乐摇扇转询,“击败汉尼拔的究竟是哪一个西庇阿?大还是小?”

  信孝闻着茄子悄答:“硬碰硬,拔掉汉尼拔这枚硬钉子的应该是大西庇阿。而在此位迦太基统帅最终于流亡中去世以后,小西庇阿才率军灭掉迦太基。当初汉尼拔虽然战败,四十六岁时又复出,低调掌管迦太基,充分证明他在内政上的能力不亚于他的军事才华。并进行了一系列成效显彰的改革,使得迦太基可望在不大幅增加税收的情况下分期付清对罗马的战争赔款。扎马战役之后七年,罗马开始顾虑迦太基人复苏的经济会对他们再次造成威胁,要求迦太基交出汉尼拔。他自愿流放离开迦太基,四处旅行。被准备向罗马开战的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奉为上宾。汉尼拔不久便发现安条克的军队无法与罗马的力量抗衡,故建议他派遣舰队登陆意大利南部,并自愿率领这批军队入侵罗马实现逆袭。但听信内臣进言后的安条克三世不愿将任何重要职位交给汉尼拔,因此未予采纳。汉尼拔在这段赋闲期间到亚美尼亚王国宫廷中作客,帮国王阿尔塔克西一世兴建新首都。随着形势变化,汉尼拔受命指挥安条克的舰队,但在锡德战役被罗马的盟军击败。安条克在连串战役中败给罗马之后,有意向罗马人求和并交出汉尼拔,因此汉尼拔逃至克里特岛,但不久便再次返回小亚细亚,投靠当时正与罗马盟国帕加马交战的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斯一世。汉尼拔在这场战争中为普鲁西亚斯立下战功,再次让罗马人决心使其就擒。在罗马的要求下,普鲁西亚斯同意将其交出。汉尼拔决心不落入罗马人之手,至此服毒自尽。临别无语,没人找到可以确认为是他的遗体。小其十二岁的大西庇阿亦死于同一年,大西庇阿临终前痛斥罗马人薄情寡恩……”

  花白胡须之人捧盒说道:“三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文明没落,北非变成一个半开化的努米底亚王国。朱古达篡夺努米底亚王位,并利用当地民众对罗马的仇恨杀死了基尔塔城所有的罗马人。为了维护在北非的利益,罗马对朱古达宣战,于是爆发了‘朱古达战争’。罗马在战争中屡次失利,未能迅速结束战事,引起了不满。马略当时在军中担任副将,他利用自己所获得的威望广泛制造舆论,似乎只有他才能胜利结束战争。在骑士和平民的支持下,马略被授予他在北非作战的全权。就任之后,马略立即着手招募新军。他一反旧制,开始推行其平生坚持的‘马略改革’,使军队得到大量补充。到了北非,马略首先抓紧训练,使军队适应当地酷热缺水的处境,提高了战斗能力,连连取得胜利,使朱古达陷入困境。但是,活捉朱古达从而提前结束战争的荣誉却落到马略的副将苏拉名下。两人之间从此有了矛盾,为日后罗马内战播下了不祥的种子。”

  “一个巴掌拍不响。”恒兴捂住金发小子耳朵,蹙眉低叹。“马略在罗马屡败于日耳曼人入侵的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力促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最终击败日耳曼人。史称‘马略改革’的募兵制虽使罗马击败日耳曼人,但是罗马也因募兵制的实施发生深刻变化。成为职业军人的士兵越来越依附于将领个人,变成个人的权势资产,最终罗马逐渐走向独断和帝制,无论平民派还是贵族派、共和派或者强权派,其实同样皆难辞其咎。屡番掌权多年以后,年迈的马略不甘寂寞,渴望新的荣誉和权力,起而同苏拉争夺。骑士、平民和马略老兵也反对苏拉,拥戴马略为统帅。保民官卢福斯利用自己控制的一支号称‘元老院反对者’的武装强行通过法案,剥夺苏拉的指挥权,转而交给马略。苏拉闻讯,率军进攻罗马。于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罗马军队向自己城市进军,内战进入新的阶段。由于马略未能及时纠集起足够的抵抗力量,苏拉很快进入罗马,处死卢福斯。马略被迫逃亡,随后与秦纳汇合一起向罗马进军,包围了首都并切断粮食运输,迫使元老院不得不投降。他们控制了罗马,恢复卢福斯的法案,实施改革的同时,发动暴民,进行前所未有的恐怖统治,宣布政敌不受法律保护,搜杀苏拉党羽,致使许多著名人物和无辜者惨遭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