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三十二章:京极之龙(下)(10/10)

们的敌人,千刀万剐都还是轻的!这个教训足以告诉你的妞,来了我们家就不许再跑去别家。安心住着,好好生养孩子才是正经。”

  有乐小声对我说:“我那位哥哥后来虽然残忍地干掉了你们家那个信友和我的姑妈,不过以前我哥跟你家那个信友还是挺要好的。据说当时你们家只有他一个支持与我哥联姻,他还亲自担任使者促成了大膳大夫的四女松姬与我哥长子奇妙儿也就是信忠的婚事。”

  趁着大家品尝那樽酒,他叙述道:“那时我哥为了在上洛之时,避免你们家扯他后腿,便把自己的外甥女收作养女、并且嫁给了大膳大夫之子胜赖,也就是远山夫人。可惜这位任重道远的新娘却是红颜薄命,在为胜赖生下长子信胜之后便撒手人寰。对我那哥哥而言,这可说是一件意外的灾难,为了继续与你家维持婚姻同盟的关系,他立刻提出建议,希望大膳大夫能将最宝贝的第四个女儿松姬,嫁给自己的嫡长子奇妙儿。面对这桩婚事,不用讲众家臣,连大膳大夫本人都不太想同意。但是信友却是独排众议的说:‘与其多一个敌人,不如留着一个朋友。’在信友的劝说之下,大膳大夫终是答应了这件亲事。我哥呢就高兴地立刻送来极为豪华的订亲礼物,大膳大夫让信友当使者,到我家答谢来了。”

  有乐感慨道:“信友到岐阜去向我哥答礼。我那哥哥对信友的款待可说是极尽殷勤之能事,第一天摆大酒宴上光是劝酒就劝了七次,次日又一起喝酒品茶很开心,第三天则招待信友观赏梅若大夫的戏剧,之后又到长良川坐船观赏用鹈去抓鱼,我哥还亲自把当天捕获的鱼分成上中下三等,致赠给信友,让他带一些鱼回甲州去当土产。后来他们还常书信往来,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两人日后竟会在极为悲惨的气氛下再会,也就是我哥攻破城池后愤怒地处死信友夫妇那天。”

  我心里想的是:“听说三方原大战中,信友与昌景两人通力合作,几乎追得三河那个家康无处可逃。传闻家康对这两人一直印象深刻,把信友说成‘大膳大夫家中如同猛牛一般的将领’,不过他也被人描述为‘甲州第一美男子’。遇上有乐他家是出名的美人家族,身为信长的姑母,艳夫人的长相一定也不差,据说两人感情很好。至于他们跟有乐哥哥之间的恩怨纠葛到底是怎么回事,外人怎么会清楚?”

  有乐看他们喝得开心,就叫悄来廊间坐等伺候权六的利家帮他去拿另外几樽酒来,由于酒出其不意的烈,这屋就跟炸了锅似的闹腾开了。就连信忠那院里的玄以也闻着酒香一路嗅来,进门就问:“哪来的烈酒还这么气味醇厚,透着大约六种果子的清香,以及至少三种花卉的芬芳?”边问边坐下来,拣个空盏自己倒酒喝。

  不知不觉,外边飘起了雨。屋里却是热烘烘,洋溢着一股温馨煦暖之气。他们喝着酒,嗑着豆子,不时相互打趣,取笑那些看不成烟花从雨中狼狈逃回的人们。还聊起了新盖好的剧场,以及还在排练的戏剧。

  有乐问起那天棚塌之事:“谁搞的那戏棚啊,假如新剧场也是这家伙盖的,下次咱们还敢再进场吗?”

  秀吉的尖下巴朝着抱琴坐在门边的长秀扬了一下,悄声说:“还就是他盖的。你哥那天是有意帮他说话来着。”

  权六半躺在门边,伸脚往长秀腰后轻轻推了推,醉眼朦胧的问道:“米五,歌会那天我还没回到家乡,你唱了什么?不如趁这儿有好酒伴好雨,再来一曲给老哥们听听?”

  于是大家都催着长秀再来一曲。他也趁着酒兴,没说什么推托之辞,抱着琴坐在廊下,背倚门边,眼望檐外夜雨、乡野苍茫,手指拨弄琴弦,悠悠出神的说道:“近年我们都忙着在各处征战,难得有机会像今天这般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就像我们从前年轻时一样。”

  权六亦自目含追忆之情,懒洋洋的托肘支腮而笑道:“那时我们许多人都还属于玉面青葱,正值豆蔻年华,如今你看一个个,早已满脸肉垂。米五,从背后看你,不曾想连你也白头发这么多了。”

  “岂止我,主公的年纪也该快到他爱唱的‘人生五十年’了。”长秀叹了口气,轻手拨琴,吟唱宋代词人蒋捷的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他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