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一一四章:见龙在田(8/11)

难看之人交头接耳,我困惑不解地转问:“为什么这样啊?”

  “你来得不是时候。”圆头圆脑之人不知何时悄至我身旁,仰望檐外雨帘,手拈念珠自叹,“眼下既临大明生死关头,恐怕熊总理已是朝廷所能打出的最后一张好牌。快没别的牌了,只剩这寥寥几张可出。打一张毁一张,谁也不好使。我后悔让你们住在这里,昨晚你们一来,便后悔让你们留下。但看一个个疲颓已极,其中有的同伴还带伤至此,究出不忍……”

  “谁知道怎么会突然撞过来这里?”有乐不禁犹有余悸的说道,“会稽观潮那边太危险了。都怪宗滴乱拿人家东西,引得秦兵纷纷追涌而至,我还看见其中有一个形迹蹊跷之人,动作僵硬地混杂在里面,袖下悄攥一根尖芒莹闪的锐器,越众而行,趁乱向咱们逼近。若不是蚊样家伙及时带领我们撞东西穿越走,恐怕当场就要猝遭突袭,化为一沱沱脓水消失……”

  “那是秦始皇最后一趟出游,”信孝捧着小鱼凑过来说道,“沿长江东至会稽,射杀一鱼巨大。又沿海北巡山东莱州,西返咸阳途中驾崩于沙丘。本来应该由蒙氏兄弟辅佐公子扶苏继位,可包藏祸心的赵高对秦始皇的死秘而不宣,采用‘鱼分龙臭’的伎俩,把发臭的鱼放在秦始皇的灵车上,以防别人疑心,瞒天过海,矫诏遗嘱。宦官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使少子胡亥取长子扶苏而代之,成为秦二世。赵高先后逼死蒙氏兄弟,腰斩李斯,把秦二世玩弄于股掌之中,骄横专权,指鹿为马,使秦国迅速踏上灭亡之路。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以扶苏、项燕为名发动大泽乡起义,战火席卷四方,六国也纷纷复辟,秦王朝风雨飘摇,两年后就灭亡了。幸好我们跑得快,不然难免亦遭毒手……”

  有乐摇扇转问:“后来信雄怎么会出现在‘指鹿为马’那里,难道他又回去过?”小珠子忍不住嘀咕:“搞不好你们也回去过,陪李斯和赵高一起战战兢兢地坐在发臭的鱼车上,冒着炎热天气,簇拥着秦始皇遗体,与之交谈,装作他还没死,若无其事一般继续巡游,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期……”

  信澄着地一滚,不知从哪处角落冒出来,以巾掩面,挨近探问:“什么鱼呀?”小珠子告诉:“就是秦始皇射死的那条大鱼,他要一路拉回去给人看,可是天热,很快就臭了。不知你们坐在臭鱼上面是什么滋味?”

  信孝一听,忙把鱼碗搁下,苦着脸说道:“我鼻子很灵敏的,不想这样一路被臭味熏来熏去。”

  我坐到廊栏那儿,提裾抬足,转身向他悄问:“有没闻到什么味道?”有乐伸扇拍打,在旁说道:“脚味谁没有,或多或少而已。有些人爱闻,有的人不怎么喜欢。我属于后者,你立马收回……”

  圆头圆脑之人唏嘘感叹:“难怪小熊喜欢,你们那边的姑娘跟我们这里不一样。果然大大咧咧惯了,就像纯朴村姑差不多。但在我们这儿,罕见天足。多是三寸金莲,从小缠足,紧裹得变成畸形,加上不常洗脚,气味奇臭,而且还不太容易给人看到。妇女们深受礼教束缚之苦,哪有这么多浑出天然之足?小熊常跟我言及当年见闻,说他留下这方面美好的印象,记忆犹深。我早年游历你们那边,曾随师门长辈前往交流洞宗禅法心得,对此亦有不一般的体会,深知天然之好。那年我还去过香洲先生舅姥爷联手池田家新开的‘涤足园’……”

  恒兴在树影掩映之间探头探脑,朝这边目光严肃而觑,低声询问:“挡在脚前那人是谁来着?先前似乎看见他在前庭陪人烹茶闲扯,怎么有客不陪,却晃进来这里杵着……”信包歪靠在藤椅上,叼烟回答:“天然和尚。他们曹洞宗常年有人到咱们那边传法。其实从古到今,各方面的人往来很多。有些心胸狭隘之辈不喜欢这样,人为制造隔阂,不承认事实,甚至挑拨离间。还愣要以鉴真和尚数次东渡为例,胡扯什么‘渡海不便,交流很难’,这么容易都渡不过,那是笨。睁着眼睛说瞎话,非蠢即坏。自古以来多少人都渡来渡去,你看看正史所载,光在秦汉期间就有多少?五胡十六国时期,为逃避战乱,一次就渡过了好几万户,当时关门海峡多热闹?这还不算百济复国运动失败后更大规模的移民潮,尤其是两晋、五代、两宋的迁徙潮,帆影蔽天,船群穿流如鲫。当然遇溺的应该也有不少……”

  “我不喜欢陪权贵瞎混,”圆头圆脑之人拈着念珠在我旁边语声温润的说道,“多数权奸往往鼠肚鸡肠。高居庙堂之上,心术不正,爱动歪脑筋。盘算个没完没了,一本帐还总是没算对。整天玩权谋却说要‘拼經濟’,然而經濟是能拼得出来的吗?哪儿的前景充满不确定,那里的生意就做不下。因为人们没信心,老百姓的一点钱财也快被糊弄没了。还怎么忽悠?谁敢往充满不确定的环境里乱投钱,权奸把世道搞乱,正经人怎敢跟他们做买卖?甚或一打起仗来,砸上家当还丢了命儿。然而小熊不一样,此前他把两广治理得很好,怎奈大环境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篮子掉了,蛋总是要破……”

  恒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