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

第一一二章:白驹过隙(9/11)

使秦国灭亡。秦始皇生前居然没有料到他的朝代仅二世而绝,以为能有万世不朽之业,一心追求长生,四处寻访神仙。甚至不惜贸然结识所谓天外之人、以及异世之客。据《拾遗记》称,秦始皇与‘天外之民’有过接触,从他们那里学来了铬金镀到青铜剑上的铸造技术。《拾遗记》对于此类奇异接触更作详细记述:‘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这些神秘的交往有不少,未知实情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秦始皇排除他们属于神仙之类,但也不认为其乃这个世界的人……”

  有乐忽似不安道:“先前我好像见过诸如此类蹊跷之人混杂在秦兵里面,不知还有谁看到异常情形?”

  “有何异常?”面容干瘪之人忽率兵卒围至,其语生硬,在尘雾中沉哼道,“我看你们才异常。突然出现在这里,行径透着不对路……”

  信孝颤着茄子怔望,诧异道:“咦,他怎又……”面容干瘪之人脖子僵硬地转觑,棹戈凛视道:“你们这些蹊跷之人混杂至此,刚才还有谁看到异常情形?”有乐拉信孝退后,低言道:“不要回答。看见什么也别跟他说,以免节外生枝。”

  我瞅着有乐的忐忑神情正觉疑惑,忽感臂腕又痛搐似剧,悄眸瞥见朱痕显现针形,有物仿佛要从筋脉里往外穿凸而出,虽看不到,但觉数道异息悄蓄脉络间,凝拢而聚合,浑然划一,锐气若欲透送于外。便如臂内有针,隐藏不住,随时要刺出去。小珠子悄转而至,到我耳后说道:“针尖对麦芒,此刻还不是时候。须要等到真正学会驭用,我看还是先溜为好。以免败露行藏,被盯上就再难摆脱越世追杀……”

  长利在旁憨问:“被谁追杀?”

  “有东西在追杀不该出现于此的异客,”一个黑衣秃子从苇丛间晃移而过,在我后边悄语道,“已杀了我的同伴,为免遭池鱼之殃,你们赶快跑罢!”

  信孝颤着茄子转望,讶异道:“咦,先前不是被结果了么?怎竟又有一个他……”

  “哪有什么来自天外的奇人异客?”脸形奇特的文臣仰鼻冷哂而至,立在土壑高处鄙夷道,“我从未亲眼看见,世上有谁果真遇到过?你们这些愚夫愚妇就爱相信无稽之谈。当初为拜荀卿为师,我宁可辞去小吏之职,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研究如何治国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日后我受秦相吕不韦的器重,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助其灭六国,统一天下。我让世人看到秦时明月何等亮丽,大秦直道从此‘车同轨’。而在‘书同文’之后,文字之美,极于小篆。神话这种东西,有多少真实成份在内?谁不知我老师的眼界中,只有务实,从来唯物而无神。我不相信有什么天外飞仙、异世之客。曾有人蒙骗陛下,声称来自后世,穿越至此。我嗤之以鼻,看在陛下的面上,没将其即刻腰斩,那些骗子溜得很快,我还没来得及加以测问,使之当场出丑。其实我很想问,你们自称来于后世,知道我李斯的显赫人生怎样堂皇收场吗?”

  “这个我知道,”信澄在长利后边忍不住以巾掩面说道,“后来你被腰斩了。遭受严刑拷打之后,诛灭三族。史载下场可悲,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市,夷三族。唯剩儿子李由仍将兵在外,与义军大战,落败后被义军斩杀。”

  “玩诅咒就没什么意思了。”有乐不安欲掩信澄之嘴,李斯却似并未如何着恼,闻言只是冷笑不已,“谁不知道六国余孽怨恨我?常有花样百出的诅咒,天天咒我死,各种死法惨不堪睹,我早就听腻了。真以为‘咒杀之术’很灵吗?有种就再说点新鲜的听听,最好是我没听人讲过的,还有没有更惨的故事可说?”

  “黄犬之叹,你听过没有?”信孝闻着茄子颤言道,“李斯与他的二儿子一起上刑场,回头对他的二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犬,到上蔡东门追逐狡兔,还能这样吗?’于是父子相对恸哭,终于被灭三族。这就是‘黄犬叹’的典故。”

  “早就听过很多愚夫愚妇们胡编的典故了,”有乐忙掩信孝之嘴,李斯在高处鄙视道,“比你这干巴巴故事更精彩的多了去。我也给你们这班鼠辈讲一个‘观鼠有感’,那是我当小吏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媾,无受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看看你们只会瞎掰一些无聊的市井长舌妇言语,就跟那些老鼠一样毫无出息!既没法打动我,又说服不成,还想从我这里讨得活路?”

  “李斯被害后,其幼子在亲朋的掩护下得以幸免,藏匿在他家乡。”宗麟喟然道,“过了许多年,此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说是李斯的后代,四周松柏掩映,花木丛生,不远处有李斯跑马岗和李斯饮马涧。据传,李斯青年时期经常在此纵马驰骋,坐骑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