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殊途同归(4/11)
长利在旁憨然称是:“你看姜维都身死宗灭,一个宗族全遭屠戮,妻家也未幸免。当初咱们家祖先倘若不跑就完了。诛几族肯定能诛到我们,因为咱们是曹家的宗亲,就在曹仁他们村旁边……”
“所以这趟是寻根之旅?”宗麟不顾裤坠,提手卯有乐脑袋,恼哼道。“你敢说不是为了钟会这厮,拉大伙儿一起干冒奇险,害我裤子都掉了,衣袖也少了一边,落得如此狼狈,图啥?”
小猫熊一样的黑眼圈儿家伙拭泪之时,转面瞅见信孝前胸后背都挂有小孩伸头愣望,便讶问一声:“去年见你还是单身,孰料这么快就有两个小孩了,带着不累?”信孝闻着孩子,苦脸摇头,说道:“西乡殿的血脉。不是我自己的拖油瓶……”
“救救孩子!”窗外有个妇人从血泊中捧起小孩欲递,却被乱兵揪发拽倒,抢去小孩儿,啪一声扔往阶下。我急欲爬出窗户,乱矛纷搠而入,宗麟忙拉我回来,抬起袖铳,并没轰响,不禁懊恼,拽我急避之时,裤子又掉,几乎绊摔,忿懑道。“咱们还是快走为妙,这里没搞头了。”
秃小孩儿在后边门畔招呼道:“快跟我往这边跑,沿着曲廊幽径,我发现有一条去处……”小珠子转过来惑问:“你是谁呀?先前我似乎听到你朝草木幽深处吐舌头说了几句后世某个名人之言,你是怎么晓得的?”
“或因我去过。”秃小孩儿乱转脑袋,愣望道。“有一团迷雾就跟去年我们那座小祠堂附近出现过的奇异景像差不多。不小心走过去,出来就是另外的地方,抑或不同时候,过去或者未来……谁跟我说话?”
“向家的小孩儿,走开!”小猫熊一样的黑眼圈儿家伙自忍伤痛,勉力挥臂驱逐道,“不好好念书,四处乱跑。你又逃家,想让向匡他们着急是不是?这里很危险,赶快回家!”
“这里不论距离谁家,都远着呢。”有乐拉他起来,眼见箭穿肩背,血染衣甲,不禁在旁摇头叹道,“你伤势不轻,还是先别急着为向家的人操心了。据我所知,向家的人甚至连‘八王之乱’乃至更乱更糟的‘五胡十六国’时期都能熬过,他们生命力强,很能繁衍,善于适应环境,就跟小强一样。所谓‘小强’,亦即‘甲由’,学名为蟑螂。佛法东传,道路艰难。至魏晋时期还未见大有起色,幸有向家的人帮着广为传播,南北朝时期不少热衷传法的僧众来自向家,甚至不乏高僧源出向氏门下。他们家族历代省食俭用,热心于救济世人,常在灾荒之年慈悲地广布粥厂,籍以传法于民间。尝谓一碗甜粥,承载天下道义……”
“生存能力强的方面,也跟有乐他们家差不多。”宗麟摸出铁砂丸,扬手朝窗外激撒一拨,驱开绰矛纷搠的乱兵,转身拽长利避离门边,蹙眉说道。“你这憨头憨脑的楞小子,瞅着没多少过硬的本领,命还挺硬,先前怎竟跑那么远,如何去跟钟会那伙分头逃窜的败兵混作一处?”
“先前我在外面,瞧见似是钟会一伙被乱兵追杀,就去帮忙。”长利憨然道,“硬起头皮上前看见一个脸颊有胎痣的家伙朝着绕向宫殿墙外奔蹿的那拨兵将大喊:‘钟大人,等等我!’许多乱兵闻声去追,纷纷撇下另一拨且战且退的兵将,顾不上围歼净尽。没等我看清楚绕着围墙逃窜的那些人里面究竟有没有乱兵纷嚷要杀的钟会,脸颊有胎痣的家伙已连挨几箭倒下。我正自愣望,另一伙人簇拥着小猫熊一样的黑眼圈儿家伙慌张而至,后边也有乱兵追砍。我们就跑作一处了,说来好险,连我也差点儿挨两边厮拼之人乱砍,要不是跑得快,几乎挂掉……”
“脸颊有胎痣的那厮便是丘建,”小猫熊一样的黑眼圈儿家伙闻言纳闷道,“他为什么要这样?”
“天有不测风云,”宗麟朝窗口扔了把椅子,不知砸翻了谁在外面,他瞧亦没瞧,转面叹道。“先前我见姜维不时看天,其实人心亦更难测。世人善变,然而有的人心肠一直好,有的人从来心地坏。你的亲友里面既有一贯心术不正之人,例如那个爱装好人的荀勖。亦有善恶不辨之人,比如你兄长钟毓。而你这厮从来看不清朋友,栽跟头是迟早的事情。卫伯玉和姜伯约,谁更要命?”
“这样对待姜伯约及其妻女家眷,你们还要脸吗?”扶杖老叟颤巍巍地立在阶上,在蜀吏簇拥中愤然发指,朝密密麻麻涌近的持戈乱兵斥责道,“卫伯玉在哪里?素闻卫瓘出生于儒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曾任曹魏尚书。因受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受到邻里、亲朋的称赞。他的好名声是真还是假?难道儒家的书白读了吗?”
数拨急雨般的疾矢飞来,顷间射倒防守两侧廊下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