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第八十九章我明明只是来当编剧的(1/2)

  西影制片厂,招待所内。

  三人面面相觑。

  藤纹骥率先忍受不住这种沉默,开口道:“我们厂长日理万机,没工夫关注我们这新项目,可他说了,该有的支持肯定不会少,顾老师您的稿酬也经内部开会后通过了。”

  他这话说得自己心里都没有底气,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顾明的稿酬厂里面没反悔,不然他真不知道怎么见对方了。

  “这些条件难道不是来之前就已经定好的?”

  顾明反问了一句,接着道:“另外,该有的支持具体指什么?资金?人员?设备?”

  每说一样,对面坐着的两人脸色就苍白几分。

  资金方面没问题,这是他们早就跟厂里谈好的,好歹是电影处女作,又都是厂里的老人,这点支持还是有的。

  问题出就出在人员和设备上。

  今年二月份厂里上映的电影《九龙滩》反响一般,作为全国拷贝发行量倒数第一,西影厂上下还是憋了一口气的。

  这口气,他们不指望由《棋王》来出。

  尽管《棋王》如今名气正大,可架不住藤纹骥和吴天明都是头一次执导,编剧又是顾明这么个毛头小子,自然得不到信任。

  全厂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另一个电影项目上,那就是由成荫导演立项的《西安事变》。

  比剧本,西安事变作为历史事件,又是长安本土的故事,肯定要比《棋王》更有价值。

  比资历,成荫可是49年建国初期就自编自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曾任过京电院长,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等职务,总之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如此一来,三人受到冷落,也情有可原了。

  只是落到三人身上,难免凉透了一片心。

  “出师不利啊,实在对不住顾老师,要不然您就当来长安旅个游,回过头我们再给您送回去。”吴天明叹气道。

  他做不到厚着脸皮恳求顾明留下,眼下这般境况也着实张不开那个口。

  藤纹骥嘴唇微动,憋了半晌没出声。

  毕竟如今立项都困难,人家没理由跟着他们一起煎熬,说难听点,电影若是难产,答应的稿酬可能都难发放下去。

  到时候又成了糊涂账,更对不住人了。

  “谁说我要退出?”

  顾明敲了敲桌子,语气严肃,“我们坐在这是讨论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怎么逃避。”

  听到这话,藤纹骥和吴天明一愣。

  这意思……

  顾老师是打算继续搞下去了?

  随即两人狂喜了起来,一个个端坐如小学生。

  “没人咱们就想办法找,没有设备就想办法借。”顾明沉声道。

  话说得轻巧,可这人和设备哪里那么好找?

  “这人员吧,哪怕找,一般也是上面朝下面借……”藤纹骥委婉道。

  京影厂、上影厂这种级别的制片厂朝下面的制片厂借,大多愿意松口。

  西影厂?

  那算哪根葱?

  成荫导演都是厂长好不容易请过来帮忙拍摄的。

  “你是京电出来的,这两年不是恢复高考了,从你母校借几个学生帮忙不就得了,还能给他们增长实操经验,我相信学校方面应该也不会拒绝。”顾明提点道。

  据他所知,这会儿京电可是人才辈出,陈诗人、张国师等等未来大导苗子都在。

  让他们掌管大局可能尚且稚嫩,但帮忙打个下手,以他们的天赋应该没问题。

  “哎,你这真开拓我思路了,不光京电,中戏咱也能攀个交情。”

  藤纹骥一拍脑袋,话说他今年也才三十来岁,这脑子跟顾明比起来,简直就是榆木脑袋,一点不活泛。

  “那设备呢?”

  吴天明见顾明三两句话给出了策略,忍不住问道。

  “按照你们说的,这成导既然要拍《西安事变》这种大制作,准备时间肯定不短,在这之前,咱们把电影给拍出来不就得了,总不能这些设备他们没有用完之前,不准咱们用吧。”

  顾明看向二人,怎么说对方两人也算是西影厂的嫡系,不至于这点优待都拿不到。

  至于按资论辈这种事情,无论到哪都难以避免,他心里早有准备。

  毕竟这些年,文化产业荒废了下来,刚刚要复兴,不光年轻人急着投身其中,老一辈也同样。

  到最后,终归还是要用作品说话。

  “咱们首先得搞明白一点,《棋王》和《西安事变》两个电影项目并不对立,成导更不会把咱们当成竞争对手。”

  “只是西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