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第七十九章早干嘛去了(1/2)

  眼看赵俊生脚步匆匆地带着几人往上走。

  三人中年纪最大的吴天明落后几步,蓦地开口道:“这杂志社的社长我看是真换了,但只收中短篇恐怕不实。”

  这年头就没说送上门且在质量之上的稿子不收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新来的社长,瞧不上顾明这么个文坛新人。

  毕竟正常情况下,一个文坛新人想要出长篇作品,是需要多部中短篇作品打底,才能赢得杂志社的信赖。

  显然,单凭一部《棋王》,在对方看来还不足以。

  “呵呵,酒香不怕巷子深,《长春》不要顾老师的作品,我们西影厂也可以帮忙联络。”藤纹骥连忙安抚道。

  “无妨,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顾明笑了笑,根本没当回事。

  藤纹骥和吴天明对视了一眼,看来这位顾老师确实有底气,他们倒是对对方手上的长篇作品生出兴趣了。

  进了杂志社,三人寻了位置坐下。

  没多会儿的功夫,就听见了办公室深处拍桌子的声音。

  “我们杂志刚复刊,正是挖掘文坛新力量的时候,为什么就偏偏盯着那些老作家?”

  “赵编辑,要不然这个社长你来当?”

  一句反问,赵俊生无言,他倒是想当,也不给机会啊。

  “当然,我也不是说不给新作家机会,可那位顾同志才写了一篇中篇吧,本来之前稿费给到顶格,就已经让许多老同志不满了,这回再收长篇,怕是异议会更大。”

  新来的社长顿了顿,“他还年轻,完全可以多写些中短篇,回头我们版面有多余的,再给他一次机会。”

  长篇小说意味着要长期占据杂志一块版面,定下就是一笔长期的支出,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撤销,所以任何一篇长篇都得商榷再三才能定下。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资历,顾明太年轻了,诗歌上的名气也不适用文学。

  两边都占理的情况下,自然是谁官大谁说了算。

  赵俊生明显败下阵来,从社长办公室走了出来。

  之前他是主编的女婿那是优势,现在社长换了人,他岳丈站错了队再加上年纪变大,在杂志社顿时就边缘化了起来。

  若不是之前他挖掘出了《棋王》,让杂志销量大增,这会儿的处境怕是要更恶劣。

  “顾兄,实在对不住,我回头帮你联系其他家杂志,届时你可以把稿子投递过去。”

  赵俊生脸色有些颓唐,打起精神跟顾明道歉道。

  “无妨,我在《长春》投稿,本就是看在你的面子,咱们是朋友嘛,今后你若是换了地方,我再给你供稿。”

  顾明笑笑,浑然不以为意地拍了拍赵俊生的肩膀。

  这人有份对文学的纯粹热爱,为了供稿又能放下身段跑到剧团找自己,是个可交之人。

  赵俊生鼻头一酸,之前两人的相交都是浮于表面,这次出现了问题才显出真情意来。

  他面色变正,沉声道:“顾兄,你要是信得过我,可以把作品的开头先交给我,我帮你去联系愿意收录的刊物。”

  约好的稿子不能收,他心中有愧,宁愿揽过这差事也算了却心事。

  顾明琢磨了一下,赵俊生作为编辑,对各个文学刊物的了解肯定比自己深,让他去帮忙投递的话,要比自己效率来得更高。

  “成,辛苦赵兄了。”

  顾明把笔记本递了过去,说起来还有点不舍得,这本子陪他有几十章了。

  “别,我应该的。”

  赵俊生接过后,脸上如释重负,总算是对得住顾明了,“等晚上了,我来安排地方,请你和这两位西影厂的朋友一块吃点喝点。”

  “好。”

  顾明写下自己等人下榻的住址,正准备离开。

  身后就多出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哪位是《棋王》的作者顾明老师?”领头那人客气地问道。

  顾明不动声色向后一退,将众人护至身前,才道:“我就是,几位找我有何贵干?”

  “呵呵,您不认识我们,我们可对您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

  领头那人笑吟吟地自我介绍道:“我们是长影厂的。”

  长影的?

  藤纹骥和吴天明两人心头顿时响起警铃。

  不用顾明吩咐,就下意识将后者挡在身后。

  怕什么来什么,临门一脚的功夫真出意外了,早知道坐硬座,今天也得给顾明带上火车。

  随即,二人也跟着看向赵俊生。

  顾明在杂志社的消息,也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