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第七十六章柳暗花明(1/2)

  11月8日,深秋。

  抚松县已经冷起来了。

  顾明在办公室里穿着个单衫,悠哉地写着稿子。

  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创作,也没人打搅。

  何况旁人要么是排演节目,要么是练习乐器,唯独顾明,算是剧团里唯一纯粹的幕后创作人员。

  至于他当初选上来的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在多次演出里实验过了,太容易造成冷场,也就没纳入正式演出单子,以后碰到正式演出活动,兴许会再拎出来。

  时不时兰姐还来给他添壶热茶,里面撒点虎子山上摘的野枸杞,那小日子过得……甭提多滋润了。

  《闯关东》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也到了十万字。

  主人公朱开山亲手打死金大拿,为贺老四报仇,终于跟家里人团聚。

  他预计自己这第一部长篇起码要写到五十万字,等于是一集一万字,空闲了他还到处晃悠着找那些闯关东的老人唠嗑,看看有没有能加入进去的情节。

  到这个时候,他是真沉浸到文学创作中去了。

  毕竟顾明现在一不缺钱,二也没地方花钱,创作反而成了他生活的乐趣源泉。

  每天想起点前世记忆里的东西,他就往自己小本本上记,那鬼画符的字迹,只有他自己明白什么意思。

  “顾老师,有人找。”

  付城脸色奇怪地带进来俩汉子,“他俩说是西影厂过来的,介绍信看过了,现在正让兰姐跟那边核对呢。”

  西影厂找来的?

  顾明愣了愣,上次长影发函被他给拒绝后,就再也没了信儿。

  本以为《棋王》的电影改编要告一段落。

  如今看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两位是……”

  “我叫藤纹骥,我旁边这位是吴天明,都是京电导演系毕业的,这回专程来你们这儿,就是想改编您的那篇小说《棋王》。”藤纹骥介绍道。

  其实他是往同伴脸上贴金了,他自己确实是京电64级导演系毕业。

  身边的吴天明却只是上了个导演进修班。

  啧啧啧,这位就是传说中的藤导啊,也不知日后父子齐上阵的传闻是真是假。

  不过这会儿问怕也问不出什么,人家只会当他是神经病。

  “你说《棋王》啊,最近有好几家电影制片厂都联系我,你们二位还是头一个找上门来的。”顾明笑吟吟道。

  好几家?不就一个长影厂么?

  付城回过味来,顿时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小顾这睁眼说瞎话的功夫,比起自己已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藤纹骥和吴天明二人听到前半段,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再听到后半段,又重新涌现出希望。

  原本两人是打算拍摄藤纹骥的原创音乐剧本《生活的颤音》,可有一天藤文季在报刊亭买到了一本脱销的《棋王》单行册后,当即就改变了主意,这才有了今日二人的到来。

  “顾老师,我们俩跟那些人都不一样,这次拍摄是我们两个的电影处女作,无论从诚意还是心思上,我相信都更值得您把《棋王》的电影改编交给我们。”

  要不然说藤纹骥是京城出身呢,嘴皮子那叫一个溜,振振有词道:“这小说就相当于作者的亲孩子,您能交给那些不放心的人,让他们把作品给改得面目全非么?”

  “能。”

  顾明的回答让藤纹骥一尬的同时,剩下的话全都憋得说不出口。

  尼玛你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电影改编属于二次整容,手术刀在你们导演手里握着,改成什么样子,我管不着也懒得管。”顾明耸耸肩膀道。

  先不说这孩子属于他抱来的,就说电影改编这种事情,真不是他想管就能管得住的。

  哪怕现在国内影视行业编剧的地位还算高,可终究是导演中心制。

  藤纹骥尽管是头一次听到整容这个名次,但稍微一理解也明白是什么意思,斟酌道:“这电影的剧本我们本就打算让您亲自来,到时候拍摄的话,您也可以在现场把关,放心,食宿补贴都不会少。”

  他很看重这次改编《棋王》的机会,一是这本子本身就自带名气和热度,二来顾明当初写小说就是按照两版电影写的,天然就适合电影改编。

  前世藤纹骥拍摄《棋王》的时候,为了商业属性,硬是把电影给瞎诌成武打片,等到观众进了电影院才发现全是枯燥无味的下棋戏。

  谁乐意跑电影院看你们丫的下象棋啊,就算《棋魂》也不行……

  “这个人员上的调动,你们得找我们剧团的团长,他说了算。”顾明面带微笑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