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第七十章 回乡(1/2)

  其实顾明给一千都算高了,但为了能一下子镇住这家伙,多出点只当是弥补对方未来失去的亿万富翁之位。

  毕竟九百九十九,跟一千,两个数字听在耳朵里完全是两种概念。

  “另外,到时候我会告诉所有人,在那么多医生中,我们唯独看中了你的医术,包括这款生发精,它的名字就叫章光101。”顾明沉声道。

  之前给了利,现在又给了名。

  赵章光不再犹豫,当即道:“配方我现在就能写出你,那两百块定金呢?”

  顾明从兜里拿出一沓钞票来,少说有大几百。

  他为了今天这场会面,早就准备了许久。

  拿到章光101生发精的配方后,他就从中抽出两百块给到了赵章光。

  这一套行云流水下来,付城都看呆了。

  他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然又给顾明当了一次捧哏。

  尤其是看到两百块到了那名赤脚医生兜里,羡慕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两人又配合着赵章光做了一些宣传,次日才坐客车直接去了杭城。

  这回他们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买了两张硬座票。

  “哎,瞧我在报摊上看见啥了。”

  付城从报刊亭走了过来,一手拿着本杂志,一手拿着一叠报纸,“你现在真成文化名人了,这上面不是你的文章就是你的诗,对了这杂志你得给我签个名,往后咱也能当传家宝了。”

  说着,他将这些东西全递给顾明。

  “《长春》杂志动作还挺快,这么快就铺到杭城了。”

  顾明饶有兴趣地接了过来,先在杂志上随手签下名字,还了回去,然后看起了那一叠报纸。

  大报小报都有,无一例外地刊登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

  良心点的,还配上了这首诗的创作经历,正常的则是标注上作者顾明,有些没良心的,干脆就是佚名,亦或者顾姓诗人。

  只能说明自己名气还是不够大,再大一些,这些无良媒体又岂能不当回事儿?

  除了各方的夸赞,随之而来的还有批评,而且还不少。

  “矫揉造作之诗,通篇都是无病呻吟。”

  “典型的小布尔乔维亚思想,这种人应该抓起来。”

  “格局太小,立意太小,整首诗都是对个人的情感抒发,集体呢?”

  顾明看着这些从各个角度进行攻讦的评论,内心毫无波澜。

  反正又不是他写的,找海子去,呃忘了,这会儿海子应该才十四岁吧。

  “没事吧?这些人都是眼红,见不得别人好。”付城担心道。

  “没事,你与其担心我,不如担心接下来四十五个小时的硬座。”顾明笑了笑,说道。

  ……

  10月17日。

  山里红剧团,最近这一段时间,团里都没有出外演出。

  大家很清楚自家团长是在等着谁。

  说实话,少了那位主心骨,他们也确实提不起劲头。

  当然,指得不是付城。(付城:我谢谢你啊)

  “哎哎,今日份的报纸买回来了啊,我跟辛导申请了,咱们剧团报销。”王玉兰兴冲冲地走了进来,抱着一沓报纸。

  “兰姐万岁!”

  “辛团万岁!”

  众人欢呼着涌了上去,把报纸一分而空。

  看报的习惯还是最近才培养出来的,以前看着上面的新闻和名人,总觉得离他们的生活很远。

  直到上面出现了顾明的名字。

  特别是《华夏青年报》那期带有照片的报纸,更是被辛民给贴在了剧团的墙面上。

  这个时候小集体的荣誉感就冒了出来。

  顾明上报纸,四舍五入等于他们也上了报纸。

  顾明在大学朗诵诗歌,招到女大学生的强烈崇拜,四舍五入等于他们……他们同情地看向杨红唯。

  后者作为《拥军花鼓》节目里,除顾明以外,另一个留到剧团的人,她跟前者的关系一度被团内众人猜疑出了诸多版本。

  只是作为当事人的杨红唯从来没有回应过,大家面对那自带冷气的脸也没敢直接问。

  “我这儿有个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评论,词情轻柔而清淡,此诗之婉约风派者也;然而诗之心也有强悍的本质,言词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崇高、骄傲的心。”

  “看看我这个,还是个大学教授,标题《忧郁的顾明,忧郁的诗》……”

  这人说到一半不敢往下说了,偏生还吊起了大家的好奇。

  只好硬着头皮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