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第六十一章 一款产品成就两个首富(1/2)

  “你确定你们搞的这个副业组,只负责生产,不乱搞其他的?”

  贾长海内心很是挣扎,他知道顾明的提议对大队能产生不小的利益。

  可乌纱帽在他自己头顶戴着,求稳还是冒险仿佛不言而喻。

  “确定,咱大队这情况,我说不好听点,除了借个名头还能值啥?负责个生产都费劲,你让我搞别的,我也懒得搞。”

  顾明的话就跟刀子似的直戳贾长海。

  前营大队这地理位置,属于四六不靠,离松花江不近,离长白山也差点距离。

  也就是人够勤快,不然家家户户照样饿得掉裤裆。

  “成,这个副业组我回去就开会给成立了,到时候提议李虎做组长,这行了吧。”

  贾长海耍了个小花样,只要开过会,这副业组往后出了差错,至少不用他一个人全担着,反正这彩电是全大队的人一块享福,等于都欠虎子一人情,这组长也基本没跑。

  “谢谢海叔了,红妮,还不赶紧给叔倒杯水。”顾明喊道。

  贾长海连忙摆手:“别,我还得赶紧去大队部,没我在场那帮人估计动都不敢动一下彩电,你要真记我好,就踏实点少来刺激我心脏了。”

  谈妥以后,贾长海急匆匆离开了顾家直奔大队部,为了这彩电他都冒着乌纱帽不保的风险,风头要是再不出,白瞎了。

  屋里,顾母想说点啥,被顾父给拉住。

  “明子刚回来,估计早就饿了,做饭去吧。”

  顾父不光支使走顾母,还顺带着把顾红和顾诚给喊了出去。

  转眼功夫,堂厅里就剩顾明和伊藤次郎还有李虎。

  “前段时间邓公一系列谈话,我不知道你们看了没有,在我看来,这是华夏对外开放的一个信号,也就是说外资很有可能会被允许进入华夏投资,这是我们的机会。”

  “到时候可以以伊藤的名义开一家外资企业,我会推出一款专门针对东瀛市场的产品,从副业组生产,再到伊藤的企业收购,最后终端在东瀛销售。”

  顾明输出的一大波信息,让伊藤次郎有点消化不良。

  “顾君,虽然我对你的头脑很佩服,但东瀛市场没那么容易进入……”伊藤次郎斟酌地开口道。

  他怕伤到顾明的自尊心,毕竟就东瀛现在的国力,华夏产品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

  “如果我要推出的是一款治脱发的产品呢?用华夏草药熬制而成的中药生发水。”

  顾明指了指伊藤次郎年纪轻轻就已有秃顶趋势的头发,“里面不掺杂任何化学成分,就是纯粹的草药。”

  他所说的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章光101,两个旅日年轻人就靠从华夏向东瀛倒卖这款产品,成就了首富之名。

  一人叫周正意,世纪初的魔都首富,另一人叫李晓华,九十年代的京城首富。

  后者也是买下华夏第一辆法拉利的人。

  92年的时候,京城亚运村举办车展,第一次向国人展示法拉利跑车,当时厂商原计划只是展示,根本没想过有人能买得起。

  李晓华赶到后,直接用13.88万美元拿下,并且申请了外商专用的‘京A00001’牌照,留下了那张经典的传世照片。

  哪怕章光101生发水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声名,78年的市场环境也和85年市场环境不同,但至少能给顾明提供一个思路,那就是生发水在东瀛的市场的确广阔。

  伊藤次郎下意识摸了摸头顶的头发,犹疑道:“这款生发水若是确实有治疗脱发的作用,别人我不知道,我是会买的。”

  “而且顾君你不说的话,我还没有发现,好像东瀛的许多人都有脱发的困扰,尤其是那些老板,一款来自华夏的中药生发水……听起来就很值得信任。”

  要知道中医药材在国际上,最大的买家就是东瀛,后者也是受中医影响最大的国家,其次就是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我们一开始不需要把摊子铺得太大,这也是我为什么只是找海叔成立一个副业组的原因,前期小规模生产,略过中间环节,直接运输到东瀛本土进行销售。”

  “等到回笼足够的资金,再考虑做大做强。”

  顾明透露了下自己的计划,接着道:“松茸生意固然挣钱,但却是无根浮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发现产地只是早晚的事情,在这之前,我们得提前培育下一个市场。”

  说白了,松茸在他眼里,就是挖第一桶金的工具。

  而生发水,是能够实打实做成产业的。

  也恰好避开了华夏如今技术实力薄弱的痛点,还能赚外汇。

  “顾君,我听你的。”伊藤次郎握紧拳头:“我愿意把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