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第四十八章 这节目我评判不了(1/2)

  “当然,相应布置肯定是有的,就算你不回来,我们也不可能放弃登台,顶多就是赶鸭子上架,让付老师顶上你的缺。”

  要说顾明心里没有丝毫怨气,那是假的。

  但也怪他没有组织节目的经验,正常情况下,主角是要有备用人选,能确保随时替上。

  类似于话剧,分AB角,专门用来应对突发状况。

  “抱歉。”

  杨红唯头低了下去,这话她梗在喉咙好一会儿,说出来才觉得畅快。

  “没事,能理解,毕竟你们两个是表亲,应该是我感谢你关键时刻立场坚定才对。”顾明笑道。

  “嗯?”

  杨红唯瞪大迷惑的眼睛,不解地看向顾明,“我跟杨队长只是同姓而已,不是亲戚。”

  啊?俩人没关系?

  顾明一愣,回味了过来,敢情这是谣言。

  差点被付城给带沟里去了。

  “杨队长是找到我,想让我退出节目,她告诉我只要我答应,就可以推荐我去浑江市剧团,不然的话,另一个节目《回杯记》就不让我登台了。”杨红唯解释着来龙去脉。

  至于她作了怎样的选择,如今显而易见。

  这个解释也令顾明有些惊讶,原本在他看来,杨红唯之所以拒绝杨队长,是因为后者给出的价码不够,打动不了杨红唯。

  但浑江市剧团的推荐,显然要比县剧团更有吸引力,也符合杨红唯想要去更大舞台的期望,她不应该拒绝才对……

  杨红唯仿佛看出了顾明的想法,冷声道:“我虽然对舞台渴望,可还不至于为此抛弃底线。”

  “是,是,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顾明嘿嘿笑了笑。

  “不过也有你的因素在里面,以你的年纪,既能创作曲子,又能写出文章,你的价值比她给出的承诺要高得多。”杨红唯坦荡道。

  她的确看好顾明的前景,相比之下杨队长的承诺就显得虚无缥缈了。

  所谓浑江市剧团的推荐,完全就是张空头支票,真当她是个好骗的雏儿?

  “成,那我也感谢你的看好。”

  顾明摸摸鼻子,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自己在别人眼里,也算是一方新秀了。

  回到队伍里,没过一会儿。

  台上叫到抚松公社《回杯记》前往后台准备,节目的搭档还是来喊杨红唯了。

  显然杨队长之前的威胁,也是一句空话。

  她手里没几张牌可打,为了这次的成绩,也不敢不用杨红唯,就指望这个节目能帮她挽回几分颜面呢。

  《回杯记》也算经典曲目了,观众们本来只当是走个过场。

  未曾想,杨红唯的唱腔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举夺得满堂喝彩。

  甚至要比在《拥军秧歌》中的表演,更加吸引观众和评审。

  《拥军秧歌》胜在新和奇,《回杯记》就是实打实地看二人转唱腔和技巧,属于是硬碰硬。

  唯独可惜的是,节目有且只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杨红唯。

  这对于杨队长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她想要的是把整个节目推上去,那才是她的功劳。

  只凸出杨红唯,她占不到半分便宜。

  在《回杯记》结束后,又过了几个节目,几乎到了这次送选节目的尾声,终于轮到顾明登场了。

  这个节目排序,他估摸着是童书军给人打了招呼,不然不会安排得这么恰到好处。

  放在前面,大家伙情绪热烈,陶笛演出的效果不会好。

  这会儿都看节目看累了,情绪缓和下来,正有耐心去听曲子。

  “接下来是抚松公社文宣队陶笛独奏《故乡的原风景》,有请东营公社……”

  主持人的声音已经被顾明自动屏蔽,他缓步朝台前走去。

  一人一陶笛,这个组合着实吸引人眼球。

  尤其是县剧团的评审们,看到顾明这张熟面孔,眼中皆闪过惊诧之色。

  这家伙之前好像是组织节目的吧?

  那个节目就给予他们今天为数不多的新意和冲击,这回拿出的乐器也完全出乎他们预料。

  演出到现在,拉二胡的有,弹琵琶的有,扬琴、锣鼓,甚至大提琴都有,偏偏陶笛,头一回见。

  这玩意儿放在露天舞台,可吃亏不少。

  “这小年轻,有点意思呵。”辛民轻笑道。

  众人心里对顾明的感观又抬高了一层,别觉着有意思这个评价一般。

  在这个时代,文艺界最缺的就是有意思,最需要的也是有意思。

  样板戏、老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