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澳洲风云

第六十八章:防御岛链(一)(1/2)

  1828年度的第一次经济会议整整开了两天,会议中确定了昭阳县、浔阳县所扮演的角色,也彻底确定了夏国未来两三年的经济发展规划。

  主要发展移民为主的经济产业,包括但又不限于住房、婚姻、耕地、耕牛、农具、衣服等等。

  确保人口增加,同时又能提振夏国的经济,完成内部的经济循环。

  这是一个很大的战略,需要各部门精密配合,完善夏国的经济发展规模。

  通过此次经济会议,农业税、商税、关税等税种也正式落地,将在1829年1月1日开始征收,完成私有制公司到国家的过渡。

  会议结束后,趁着魏国昌、张正和两人还没有回去,韩青云组织了一次军事会议。

  这一次的会议涉及到夏国的国防安全,浔阳县、昭阳县是其中的一环,必须要让两人明白经济是经济,军事是军事。

  固然要以发展经济为目的,但也不能放松军事上的发展。

  参加军事会议的人不多,只有民政院首辅大臣骆秉忠、军务尚书李国臣、大都督府孟雄、浔阳县令张正和、昭阳县令魏国昌。

  韩青云吩咐侍从将遮挡地图的帘子拉开,指着墙壁上的明洲南洋地区地图,说道:“诸位都看看,能从地图看出点什么。”

  随着夏国成立,韩青云威权日重。

  不仅表现在了决策中,也表现在了其它各个方面。

  就像此时的会议,韩青云并没有言明什么问题,但参与军事会议的人员已经开始琢磨韩青云的心思,到底要表达什么。

  一张完整的明洲大陆地图,标注了悉尼地区的势力情况,以及南洋地区错综复杂的势力标识。

  显然,韩青云还是不放心夏国的安全。

  虽然在经济会议中一再强调以稳定为主,但终究没有忘记夏国群狼环伺,周围有着一大群豺狼。

  孟雄作为大都督,看出了一点苗头,说道:“陛下,您是担心这些洋人?”

  正襟危坐的韩青云并没有给肯定的答复,而是看着其他人,说道:“大都督已经说了自己的想法,你们也说说!”

  军务尚书李国臣总领过军事,也能察觉到洋人势力的威胁,说道:“自从英国建立海峡殖民地,就有东进的打算。”

  “目前安稳,只是因为还没有彻底掌握马来半岛,担心后路被断。”

  “一旦掌握了马来半岛,东进则是必然,目标很有可能是清廷。”

  “我们虽然处于边缘地带,但也不能保证英国视而不见。”

  李国臣的看法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直接戳中了英国的打算。

  马来半岛一直不安稳,时不时的闹腾一下,谁也说不中那天会不会给驻军新加坡的英国来一下。

  在没有彻底渗透马来半岛之前,英国暂时会收敛一点,不会东进。

  而一旦完成渗透,影响着马来半岛的军事,那时候就是英国东进的时间。

  韩青云正是明白这点,除了积极发展国家经济,促进移民事务快速发展之外,就是加强明洲大陆的防备。

  移民确定了总体的方向,接下来就是战备,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先机,才有了这么一次军事会议。

  对于李国臣的想法,韩青云给与了积极的肯定,说道:“国臣说的没错,这正是我担心的事情。”

  “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别藏着掖着,都说说!”

  经过李国臣的一席话,众人也有了思路,民政院首辅骆秉忠说道:“陛下,英国想要东进,必然绕不过昭阳。”

  “到那时,昭阳必然危亦,夏、英战争怕是难以避免!”

  随后,韩青云又听取了张正和、魏国昌的想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综合了各方的想法,韩青云才肯定的说道:“夏、英战争在所难免,这是必然的,倒也不用愁眉苦脸。”

  “有悉尼总督府,明洲肯定要决出一个归属的,况且,英国也不可能看着我们全据明洲大陆,”

  “而我们应该焦虑的是如何赢得这次战争,避免夏国覆灭。”

  在这一点上,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誓死保卫夏国的存在,打败来犯的敌人。

  关于这一场预料中的战争,韩青云是经过琢磨的。

  英国的长处是战列舰多、殖民地多、财源广、兵多、炮多。

  但是英国跨海远征也有一个短处,那就是后勤线拉的长,很依赖运输线。

  只要打断了英国的运输线,远征就不足为虑。

  而英国远征夏国的运输线节点有两处,一处是新加坡,另一处是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明古连地区。

  新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