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称王建制(一)(2/2)
“目前来看,也只有称王建制成了唯一的手段。”
“关于这件事情,你回头跟其他几个署长商量下,尽快把这事办妥,免得夜长梦多。”
这事办起来倒也不难,就是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韩青云能等,就是担心英国人不给时间。只能尽量争取在年内办妥,在英国人找麻烦前凝聚人心。
有了骆秉忠、张正阳这两个助手,李国臣那边也表示了支持,为了韩青云能尽快坐上国王的宝座,于1828年6月21日正式出兵纳土纳大岛。
6月27日,在海军的配合下,浔阳县警备团出现在了纳土纳大岛的外海。
这几年纳土纳岛上的华人确实受了荷兰人不少剥削,年年重税,都快撑不住了。
在魏国昌的劝说下,纳土纳大岛上的8000多名华人居民选择了投降,并迎接警备团士兵正式进驻港口。
李国臣上岸的第一时间,便是建设炮台,并从纳土纳岛上的华人民众中招兵。
7月3日,纳土纳大岛彻底稳定。
荷兰人得知消息以后,展开了一波进攻,但是在海军舰队抵达之后,又迅速脱离接触,选择了避让。
7月15日,消息传到汉阳,韩青云正式发布了庆祝仪式,并于次日举办,庆祝汉阳府的一系列成功。
胜利的消息,使得汉阳的民众第一次有了汉阳人的觉悟。
也在这一天,韩青云称王建制的消息传向了民众,并得到了民众的强烈支持。
1828年8月1日,正式成立了夏国,韩青云登基称王,孟钰为王后,高婧仪为贵妃,并以总督府为夏王宫。
相关署衙也有改变,成立了新的民政院,骆秉忠出任民政院首辅大臣,而原署长戴志诚彻底靠边站。
同时军权上也略有变化,兵备署改名军务部,不仅掌握了军备,还掌握军官的升迁,以及调兵权,但无统兵权。
大都督府予以保留,老丈人孟雄出任大都督,掌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形成了大都督府和军务部互相制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