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风华首辅

第六章 薛举人,我家大人有请

  “唉?妹妹,这句话如何说的是你?”

  薛宝钗好气又好笑的看了跪在地上可怜兮兮的哥哥一眼,随即解释起来:“汉字离了水就是又,而金字又在侧,心中有一点。这不就是钗字?”

  薛蟠一听顿时急了:“什么!亏我还觉得他是个好人,我妹子何时是祸端,等小爷我抓到……”

  “哥哥,人家可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坏话。这句谶言是一语双关。

  离了水,意为离开故乡水土,说的恐怕是咱们离开金陵。

  而金在榻则是指咱们家的富贵太大,却又守不住。

  心中一团火……”

  说到这里,薛宝钗停顿片刻后才继续开口:“恐怕就是告诉我们,莫要争一时之气,而去走那投机取巧的门路。

  进则蒺藜生庭,语出晋书,意为后路不光明,有危险。

  亢龙有悔出自易经,意思是居高位者,若不思后路戒骄戒躁,必定会衰落。

  这是在劝告我们,不必因一时成败放在心上,要专心在故土经营,以谋求生机。”

  说实话,薛虹的这几句谶言确实不难,找个秀才基本上就都可以解出来。

  可薛宝钗明明只有十岁!蒺藜生庭语出晋书,甚至一般的举人,也未必能够知道出处。

  因为晋书不属于考试内容,那玩意属于课外阅读。

  薛宝钗一个小姑娘,一瞬间就能解出蒺藜生庭的含义,可见其聪颖好学。

  薛蟠咧个大嘴从地上站起来鼓掌:“还是宝钗厉害!这都知道,要是能去科举,一准能拿个举人!”

  看着自家哥哥的憨样,薛宝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见自家妹子开心的笑了,薛蟠挠了挠脑袋,也跟着开始傻笑。

  薛姨妈无奈的看了看自家的傻儿子,又满是怜惜的摸了摸薛宝钗的头,心中一阵感叹:若是蟠儿能有宝钗一半的聪慧,就好了。

  而薛宝钗脸上虽然笑着,但手却紧紧的握着那封信,心中却掀起波澜。

  最后那一句话不是一语双关,而是一语三关!

  这第三关,恐怕就是说给自己的!

  其实薛宝钗心中还真就有着一股火,她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身为女儿,也同样可以为薛家撑起一片天!

  她也想证明,自己并不比男儿差!因为家庭原因,薛宝钗有着非常重的功利心以及野心。

  只不过这一切薛宝钗藏的太好了。她很聪明,明白这个世道是女人必须依附于男人的世道。

  “哥哥,留下这封信的,就是今儿个被你‘请’回来的那位公子?他可还在府上?”

  薛姨妈侧过头看向薛宝钗:“怎么?乖囡,莫非你想见见这个人?”

  薛宝钗点了点头:“若非于礼不和,我确实想见见这位公子。

  年不过双十便中举人,足可见其才华。

  适才是哥哥无礼,叔父替咱们出面,奉上一百两银子,他却并未收下,更不曾记恨哥哥,更是留下了这三句良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