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53章 气吞山河如虎,谋定总攻敌京(4/5)

府城防地图。”

  众将皆望向赵官家用天子长剑所指的兴庆府城防地图上。

  像张宪、王贵等很多青年将领,是第一次见到夏国国都的城防地图,他们喃喃道:

  “这夏国国都兴庆府的外城和内城,为何很像咱们大宋汴京城呢?”

  赵吉微微一笑,道:“众爱卿有所不知,西夏党项开疆之主李继迁夺取我大宋灵州后,改灵州为西平府。其子李德明继位后,认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利于防守,不如彼时名为怀远即今兴庆府的形势有利。”

  “故此,在我大宋真宗天禧四年,夏主李德明派遣大臣贺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黄河建城,仿照我大宋汴京城,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籍田,定都于此,名为兴州。”

  “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位,违逆天命而称帝后,又在此广建宫城,营造殿宇,升兴州为兴庆府,定都于此。”

  众将对赵官家知此知彼,深感敬佩。

  赵吉用剑指图,对众将道:“这兴庆虽是仿我大宋汴京建造,然,其城规模却比汴京城小了很多。”

  种师中、郭成、姚古、刘延庆等西北老将纷纷点头,赞同赵官家所言。

  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去过夏都兴庆府,但是,他们长期领兵驻防在与西夏接壤的大宋西北各路,无认是从以往宋夏战争中抓来的俘虏口中,还是从宋夏议时期去过夏都的宋使口中,皆对兴庆府城的规模和城内布局都所了解。

  他们今日看到了赵官家亲笔所画的这幅夏都兴庆府的城防图后,心中无不感叹:

  ‘赵官家弃画山水花鸟,而画出的这副敌都兴庆府的城防地图,画得真是好啊!’

  ‘在这张赵官家所画的兴庆府城防图上,外城的城防和内城夏国皇城的城防,画得都清清楚楚,还用瘦金字体标注了说明。’

  赵吉用剑指图,高声道:

  “夏国京城兴庆府外城,呈长方形,周长约十八余里,共有六个城门。其东西二城,各有一个城门。南北二城各有两个城门。”

  “兴庆府的外城四面,皆有护城河环绕,其河宽约有四丈,深达十丈;这给我军攻城带来了一定难度。”

  “然,朕赐予卿等各路军中的火炮营,每营虽然只有炮手数十人,火炮数门,却可轻松轰开兴庆府的城门。”

  “这亦是,朕让卿等率兵急攻敌京城之因。”

  “以防李乾顺下定死守兴庆府,而把外城的六个城门都用砖石封堵砌死后,我军生重炮就很难轰开敌就城门了!”

  在场的众将中,很多人都亲眼目睹过的赵官家研制的火炮,在攻打敌西京西平府城门时的巨大破坏力,故此他们深信不疑。

  众点纷纷赞同……

  赵吉又道:“朕赐给卿等各路军的工兵连,不仅会用火药包爆破,他们还带有朕教他们制作的军用渡河折叠桥。卿等率军抢渡兴庆府护城河,除了用卿部原有的过护城河器械外,还可让朕的工兵连一展身手。”

  众点谢恩、遵旨……

  赵吉剑指地图上的兴庆府东城门,道:

  “朕已令种师道率部,攻打敌京东城的清和门。”

  “众将听令!”

  “朕令,种师中率领本部精锐,由张俊、杨忻中为正副先锋官,攻打敌京南城南薰门!”

  种、张、杨三将立即领旨遵令……

  “朕令,郭成率领本部精锐,由部将吴玠、吴璘为正副先锋官,攻打敌京北城德胜门!”

  “微臣遵旨……”郭成和二吴,领旨遵令。

  “朕令,王禀为主将、姚古副之,各率领本部精锐,合兵攻打敌京西南城——光华门!”

  “微臣王禀遵旨……”

  “微臣姚古、、、遵旨!”

  姚古嘴上遵旨,心中却有些不快。自己手下的兵马要比王禀所部的兵马多,为何自己要屈居王禀之下呢?

  赵吉如此安排,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历史上,在金军攻打王禀所守的太原城时,朝廷任姚古为河东制置,种师中为副制置。姚古率总兵支援太原,副将种师中领兵增援中山、河涧等郡城。

  当时太原还未解围,朝廷令姚古与种师中两军形成掎角两翼,进军太原。种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收复寿阳、榆次等县。

  朝廷数次遣使,急令姚、种两军速战,种师中与姚古及张灏两军约定共同一齐出击,但姚古和张灏却逾期不至,错失作战良机。种师中所部兵力和战力皆弱于金军,他只能率部退回榆次,却被金军重兵追击,种师中兵败战死,为国捐躯……

  之后,金军继续进攻姚古所部军队,双方在盘陀相遇,数日激战后,姚古兵败,退守隆德。朝廷诏令:降姚古军职,并临阵换帅……

  彼时,中丞陈过庭上奏:姚古战败罪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