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东南亚爆炸(3/4)
……
其实这些细节跟方星河有个屁的关系?
没有。
国内媒体对于东南亚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报道都没有几篇。
国内媒体只专注于写一件事:“方星河登封的本期《时代》杂志在东南亚销售火爆,销量数倍增长,各国精英纷纷夸奖方星河是一位具备了‘东方文化力量根源意识的新生代代表人物’。”
至于是不是真的夸了,到底是夸奖多还是批评多,国内百姓完全不得而知。
就这样,总共十几万册《时代》杂志撒到近10亿人口的东南亚,居然变成了“方星河征服东南亚”,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件事的本质是经济主权的丧失所导致的文化主权焦虑,由此激活了东南亚各国本土化运动的进一步兴盛,正好被方星河的采访所点燃。
方星河只是一个引子,是他的东方大国背景提供了最基本的叙事价值,然后由他的煽动性发扬出最大的影响力。
比如吉特·普密萨和颂吉·贾图西皮托等学者,其实一直都在反思和批判西方文化霸权。
有没有方星河,人家都在奔走,都在改革。
但是,他也确实在东南亚的精英阶层里实现了知名度破圈。
多家东南亚报纸称他为“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文学天才”,甚至有部分“华奸”的吹捧远比国内过分得多。
“他的著作具备着深刻而又幽邃的思想价值,在现实性、艺术性、批判性等等方面领先我国现代文学一整个时代。”
“方星河是一个哪怕在霸主级文明里也相当罕见的千古奇才。”
“啊!不愧是我们的宗主国!只有在这样延续五千年仍旧璀璨的古老文明里,才能诞生出像方星河这样貌似潘安才比太白的顶级天才!”
额,有句题外话——发出上述感慨的北越记者当天就被人把家里玻璃砸得稀烂,结果他非但不悲伤,反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戳破了“部分土著狭隘的劣等民族自尊心”。
相关报道,从18号开始,被陆陆续续搬回国内,方粉们又双叒叕高潮了。
18号当天,方星河再涨2点星耀。
19号,事情越闹越大——泰国最大出版社Nanmeeooks、文化出版署官员、以及文莱语言与文学局高调赴华,不但联系上了时代文艺出版社,还得到了吉省外事办的隆重接待。
当天的吉省新闻,用好大篇幅报道了这一“文化盛况”。
瞧见没有?
东南亚的出版商,求上门来,要给咱家小方的著作搬运出海!
方星河自然没得躲,当天被省里派车紧急接往省会,参加了座谈会。
其实Nanmeeooks只是一个私营出版机构,当然,背景很硬,否则也拉不来出版署的官员。
而文莱语言与文学局虽然是官方机构,但是文莱才多大点一个地方?这几个哥们估摸着纯粹是蹭了Nanmee的机票出来公费旅游了。
方星河并不觉得他们的到访带有任何政治意味,大概率是Nanmee见钱眼开,想吃自己的头汤。
因此,他的兴致并不高。
结果到了见面的时候,当场就被对方的阵仗吓一跳。
对面一行十几来号人,一看到方星河,马上“哇”的一声,就是那种非常明显的惊呼。
什么语言的议论都有,大抵上都是类似于“太帅了”、“天神下凡”之类的感慨。
然后随着带头的双手合十鞠躬,所有人都对方星河双手合十,鞠躬问好。
他们见谁都是这样的礼节吗?
方星河真不知道,只好回以道家作揖礼,一边看向外事官员。
外事官也懵了,因为这帮人行的是特别正式的佛礼,结果撞上一个纯道家的半桶水……
这场面就挺搞笑的,但是出版社使团不但没在意,而且对方星河特别尊敬。
锅,可能还在那句“光明佛心”上?
方星河也不知道,又没人跟他解释,对方的翻译一开口就是“方先生”,搞得方总极不自在。
一个商业性的出版行为,你们给我带什么高帽?
等到坐下来开会,对方更热忱了。
“方先生,我们会长已经拜读过您的多部大作,对您的洞悉力和写作文笔赞不绝口。
您在《苍夜雪》里所写的绝不是地域性的孤例,而是广泛深存于所有文明中的黑暗地带里的人性幽微。
我们会长对那个疯狂又黑暗的反转结局拍案击节,并声称从中看到了好多发生在泰国国内的惨剧,但您的作品对于雪的意象性运用又有着无与伦比的残酷美丽,这是我们南方国家永远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