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章
  国家超导约束聚能研究所。
  脉冲图书馆的数据在不断积累和分析中。
  在曹启东率领小组成员,寻找破解之法时。
  钱宏远团队负责数据挖掘的研究员有了新发现。
  “李工、钱教授,你们看这个。”
  研究员调出一组对比数据。
  “我们对比了所有成功捕获到有效脉冲的实验记录,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在脉冲到达前约50至100微秒,系统耦合节点区域的磁场监测器,都记录到了一种非常微弱、但特征相似的高频涟漪信号。”
  屏幕上,几条来自不同次实验的磁场波形图叠加在一起。
  在脉冲主信号到达前,确实都存在一种振幅极小、频率特定的背景波动。
  钱宏远眼睛微微一亮。
  “这种涟漪信号的模式高度一致!”
  “它会不会是系统处于一种能够‘吸引’
  或‘放大’
  那种精准脉冲的特殊状态标志?”
  这个发现,不可谓不重要,为他们现在的困境,带来了一丝曙光。
  李阳走到屏幕前,仔细观察。
  “有可能。”
  “就像特定的锁孔,只能被特定形状的钥匙打开。这种磁场涟漪,可能就是那个‘锁孔’
  的状态。
  ”
  他立刻有了新的思路。
  “如果我们能主动在需要的时候,在关键区域创造出这种特定的磁场涟漪平台,那么即使没有外部的谐振脉冲,我们系统自身固有的噪声或微小涨落,是否也有可能被引导、放大,形成类似的修正信号?”
  这个想法让团队为之一振。
  “创造出磁场涟漪平台,让谐振脉冲,主动‘生根发芽’
  ?”
  曹启东大致理解了李阳的意思。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天马行空,但不可否认,确实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说能不能成功,单单只是这个方法,他都觉得十分有趣。
  “李工,交给我们小组吧!”
  曹启东主动请缨。
  李阳点头同意。
  “那就辛苦曹教授了。”
  曹启东没有过多客套,带领小组立刻着手实验。
  功率提升至39.8W的测试中,当监测系统预警出现0.002弧度的初期相位漂移时。
  曹启东没有等待,也没有尝试注入粗糙的模拟脉冲。
  而是按照分析出的特征,主动在粒子束流-堆芯耦合节点区域的磁场线圈中,注入了一股精心设计的、极其微弱的特定高频电流,打算精准复现那种前兆磁场涟漪。
  “注意观察!”
  一切准备妥当,曹启东叮嘱道。
  所有人都紧盯着屏幕。
  外部并没有谐振脉冲出现。
  但是,几微秒后,系统自身的监测网络捕捉到了一次源于堆芯边缘的、极其微小的等离子体密度涨落。
  这股涨落在经过被预处理过的、存在特定磁场涟漪的耦合节点区域时,其演化过程似乎发生了微妙改变。
  最终,一个虽然(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mebook.hachker.com。窝里看小说手机端:http://ebook.hach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