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馈赠(3/3)
最让人惊讶的自然就是擎云了。
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先前就有剑退“青海一枭”的战例,今日更是游斗青城派掌门余沧海,剑伤“锦毛狮”高克新,随便一样拿出去,都不是寻常年轻人能够做到的吧?
这些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看的更深、更远,却不愿多说。
“多谢岳师兄关心,此事过后,小弟将远赴福建,身在军旅之中也许麻烦会少一些。”
刘正风得了一个“参将”的实缺,却并不是在湖广本地,而是被安排到了福建沿海。
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平衡,他是土生土长的衡阳人,南岳衡山更是当地的庞然大物,刘正风若是再在本地谋一个军职,这里边很多事也许就变得复杂了。
远远地被安置到福建,更是在沿海前哨,也算是给刘正风这样的江湖实力派一个用武之地。
当今之世,官府有“四大卫”之说,即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和镇海卫,或新或旧,都是加强海防、抵御外敌的重要措施。
刘正风要去的正是位于福建的镇海卫,此卫所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年,是官府加强海防、抵御倭寇建设的军事机构。
镇海卫城坐落的太武山脉是东南海岸制高点,城内还有后山、古山等,以山为城,视野开阔,易守难攻。
“天门师兄,小女已经许配给了百城贤侄,犬子更是已经拜在天松道长门下,今后还望天门师兄多多关照了。”
将一双儿女托付给泰山派,才是刘正风真正安心的原因,如今的泰山派初露锋芒,数年之后......想必更是高枕无忧了。
“刘师弟放心,城儿是贫道看着长大的,令郎、令爱入了泰山门庭,贫道自然竭力护其安全。”
去到衡阳城的江湖人士,尚能混一桌酒席吃,留在刘府这些人,却只能在前院客堂奉茶了。
“说到感谢,刘某还得特意感谢一下令狐贤侄啊——”
客堂之中,令狐冲也在座。
身上的伤口再次被包扎了起来,失血太多的缘故,即便坐在那里也只能歪靠在椅背上,擎云和建除也同他坐在一起。
“刘师叔言重了,小侄并没帮忙多少,反而连累了多名衡山师弟命丧当场......”
看到刘正风居然当众冲着自己一拱扫地,吓得令狐冲直身就想坐起来,却又牵扯到了伤口。
“令狐贤侄莫动!后宅发生的事情,刘某已经听小女和大年他们说过了。”
“若非令狐贤侄及时赶到,恐怕刘门所有弟子都会惨遭杀戮,若非令狐贤侄挺身相救,也许小女也早已......”
“听小女所言,令狐贤侄为了出手救她,才挨了邓八公的一记钢鞭,此恩此德刘某何以为报?”
当刘正风从夫人处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刘正风有些为难,或者说心中有些异样。
儿子拜入了泰山门下,如果女儿能够同华山派搭上关系,他刘正风退隐江湖之后,是不是就更加高枕无忧了?
只是......刘府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同泰山派的迟百城定下婚事,回到泰山就要完婚。
“刘师弟何须如此?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冲儿见到衡山派弟子有难出手相救,本来就是应有之谊啊!”
看到刘正风庄重如此,岳不群赶忙把话头接了过来。
“呵呵,岳师兄所言甚是,倒是刘某多虑了。不过,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否则刘某心有不安啊。”
“这样吧,刘某一生勉强有三样拿得出手的物事,今日就择一样赠与令狐贤侄如何?”
不等令狐冲和岳不群拒绝,刘正风已经从椅子上站起来。
“第一样就是刘某这手剑法,可惜令狐贤侄身处华山,小小年纪武功已经不弱于刘某,刘某就不班门弄斧了。”
“第二样就是小女了,模样算得齐整,自幼也学过几套花架子,勉勉强强称得上才貌双全,可惜已经许配给了泰山派的迟百城贤侄。”
刘正风向前踱了两步,这就已经来到了令狐冲的近前。
只是,他的这番言语让在座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说好了要答谢对方的,说出的东西却一而再地被自己给当场否认了?
“这第三样东西嘛......世人只知刘某剑法上还过得去,却不知刘某真正擅长的乃是音律。”
“三十余年的音律生涯,琴箫两道也算小有所得,更同友人十载苦心孤诣创有一曲。”
刘正风说完,从贴身处摸出一件物事来。
赫然,乃是一本薄薄的册子,旁边擎云的眼睛却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