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之道士下山

第四十一章 惊闻(2/3)

是一身泰山派的道服,就明白此人应当是泰山派的长辈。

  青莲使者先冲着张金鳌行了一礼,然后又向天松道长拱了拱手,却坐到了擎云身旁的空位。

  “愚兄右臂的伤又重新处理了一下,只是点儿皮肉伤未及筋骨,想来十天半月就能痊愈了。”

  青莲使者抬了抬自己的右臂,话虽是对着擎云说的,却更有让客堂中其他人听到的意思。

  “哈哈,老夫就说嘛,都是不错的年轻人啊,你等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都落座吧。”

  堂中五人,张金鳌年纪最长,又是这“墨染轩”的主人,他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再无异议。

  “天松道长,你之前所问之事,老夫思忖了一番,大体有这么几件事情算是近半年来江湖之中的大事了。”

  作为此间主人,张金鳌先招呼众人,尤其是泰山派这二位喝酒吃菜。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满桌十多道菜倒有大半乃是出自洞庭湖之物。

  “红煨甲鱼”、“洞庭莲藕”、“干锅田鸡”、“洞庭银鱼”、“白灼河虾”、“楚香鱼头”......唯一可见的绿色菜,就是距离擎云不远的一盘“清炒竹笋”了。

  酒也是当地的酒,乃是一家叫做“怡兴祥”的酿酒作坊所出品的花雕黄酒,一大坛足足有二十斤重。

  当然了,今日在座这些人并不是拼酒来的,菜要多吃、酒要少饮,三杯五盏之后,张金鳌从袍袖之中拿出三个信封来。

  “这第一件事,魔教长老曲洋叛出了‘黑木崖’,被整个魔教下令追杀,甚至还动用了隐匿江湖多年的‘风雨楼’势力。”

  “结果却甚是离奇,曲洋没有死在魔教的手中,反而被朝廷的‘东厂’所擒,最终死在了庐州一带。”

  “这第二件事情,却是发生在江南,江南武林新出了一名后起之秀,年岁未到二十,武功却高的出奇。”

  “此子出身南少林,法名‘妙风’,小小年纪已经达到了二流境界巅峰,甚至有成名多名的一流好手都败在此子手下。”

  “唯一让人无法了解的是,这个‘妙风’小和尚如此厉害,可是翻遍整个南少林,竟然找不出何人是此子的师尊?”

  张金鳌连续说了两件事情,其他四人都静静地听着,擎云却觉得没什么吸引人的。

  第二件事情,他在泰山之时就听说了,虽说这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妙风”的确挺值得关注的,可毕竟彼此之间并没有产生什么交集,擎云还真就没那么上心。

  至于第一件事情,那就更不用说了,擎云是地地道道的亲历者,相较于魔教曲洋,他倒是对再次听到的“风雨楼”更感兴趣。

  “张前辈,这个‘风雨楼’是一个什么所在啊?小子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擎云注意到,这位丐帮副帮主在说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用眼睛的余光看向自己和天松师叔。

  是了,凭借丐帮打探消息的能力,焉能不知围攻曲洋之时,泰山派几人恰逢其会呢?

  只是既然你不问,擎云就没打算说,即便你问了又如何?似乎咱们之间的交情,没到向你吐露实情的地步吧?

  “哎,说起来这个‘风雨楼’,那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了,‘一袭红袖滴残酒,杏花落处烟雨楼’.....”

  面对擎云的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张金鳌真的不知晓,还是真的不愿意说,只是长叹了一声,低声地默念了两句诗。

  “一袭红袖滴残酒,杏花落处烟雨楼”,对于这两句诗,擎云同样不会陌生,曲洋曾经提到过,此时又从张金鳌的口中听到。

  两句诗,先后被曲洋和张金鳌提起,人分黑白两道,可这份念诗时候的语气却同样的感慨。

  “擎云贤侄,不是老夫卖关子有意瞒你,毕竟此事牵连甚广,又过去这么多年了,想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绝非易事。”

  “此次曲洋一事弄出一个‘万妙散功烟’来,就有人猜测到出手的一定是当年的那条‘咸鱼’,可事实究竟如何又无从考证。”

  “年代太过久远了,老夫当年也不过是稚子之龄,贤侄若是真想知道,哪天得暇你还是亲自回一趟武当山的好。”

  张金鳌似乎不想让擎云误解他刻意隐瞒,反而在那里解释道。

  “比起前两件事来,昨日刚刚送来这封加急信件,恐怕二位会更加感兴趣一些,江湖......要大乱了——”

  张金鳌没在“风雨楼”一事上继续停留,而是郑重地拿起了第三个信封。

  信封是打开的,从外观的厚度上来看,要比前两封加起来都要厚,可见内中记录的事情应该描述的相当仔细。

  “天松道长、擎云贤侄,二位应该听说过福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